大妮帮着包饺子,朱爷爷和小东把案板搬到堂屋,生了火在中间,烧上热水。
大妮和好了面团,又把饺子馅调上味道。四人说说笑笑,开始包饺子。朱爷爷自告奋勇先擀饺子皮。擀皮动作娴熟,利索,不一会儿就是一小堆饺子皮。
可是,小东上手包了一个得有半两多,直接能叫小包子。
惹得大妮和毛毛哈哈笑。大妮接手擀饺子皮,同样手法娴熟,而且还是单手擀皮,另一手稍加辅助。也就是几秒擀成一个,另一只手就捏起皮边,炫飞到饺子皮堆上。之后,越来越快,看着像挽花一样,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
包饺子的三人有些压力,不自觉就加快的包饺子的速度。饺子也包出了花样,毛毛跟大妮学的,是包成月半满,放锅盖上时,又在底下用大拇指轻托一下,把肚子向上鼓起,更像个饱满的大肚子,还有点像元宝。当然有发财的寓意。
小东则是和爷爷奶奶学的,直接就挤好饺子边,再把两角压一起,形成一个较为标准的元宝形。更形象些。
朱爷爷的最快最省事,两个大拇指并成三角形,只在对应食指根部用力挤压,一下子就成了形。饺子大多是三角形,没什么寓意吧,主要就是快。可能年轻时行军打仗,匆匆忙忙能吃上口热饭就不错了,哪还能顾得上好看不好看。
"大妮,你能说说关于饺子或者小年的习俗吗?″小东询问大妮。
“这倒是知道一些,小时候奶奶常常念叨,还让我们照做。你想知道老规矩,还是有趣的事?”
“都行吧,咱们这算是个团圆的小年,就按规矩来吧。”
俗话说,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
因此在小年也就是"灶王节″,腊月二十三前,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
大妮说了这些之后,就把背筐里的灶糖和麻糖拿出来给小东和朱爷爷看,是包了一层油皮纸的,外面还有一片四方形的红纸,上面印花写上名称。
“等会儿,包完饺子,咱们把饺子先放外面冻着,一起扫尘。扫去陈旧的东西和去年过去的一切不愉快。
然后,把灶糖、糖瓜摆在灶王像前,就可以下饺子吃,还要吃麻糖,给灶王爷送行。‘送行饺子迎风面’吗。
灶王爷就会‘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向玉皇大帝禀报好事。”
毛毛认真听了之后,才说:"过小年原来这么多讲究。我就记得吃麻糖和饺子了。″
看着大妮拿出来的麻糖、灶糖,朱爷爷想起了年轻时,流落到南方的那年,自己受伤晕倒在一家人屋后的果园里,被这家人救下。自己本来想摘个梨子解渴治饿,实在是支撑不住了才晕倒。梨子也没吃到。没想到这一晕,还救了自己一命。
伤口溃烂发炎,导致发烧,到处都是缺衣少药,一片破败不堪。自己凭借一股毅力坚持跑到山里面,正好遇见了她。
刘梅竹救下了朱广财,她爹只好采来草药给朱广财治伤,可以说是刮骨疗毒了。伤口溃烂太久,都有些腐肉了。刘老爹用火烧了快刀,刮去腐肉,用自治烧酒清洗消毒,撒上唯一的一点消炎药粉,又用煮了又晒干的白布包扎好。
然后,小竹姑娘每天早晚两顿喂草药水,悉心照料,终于在第三天上午,朱广财醒了。
醒来的朱广财发现自己躺在床上,仿佛闻见了后窗外飘过来的瓜果香。还有一阵阵甜美的歌声传来。就想爬起来朝窗外看看。谁知,一不小心就掉在地上。伤口疼的他"啊″的叫了一声。惊动了窗外唱歌的姑娘。
朱广财打心底就觉得这会是个小姑娘,还很温柔漂亮。因为这几天他虽昏迷着,却也能感受到姑娘的温柔善良,每次换药都轻轻柔柔,还不时帮忙按摩活血,那双柔软的小手,让朱广财一点感觉不到伤口的疼痛了。
姑娘慌忙进屋想要扶起朱广财,朱广财却不好意思睁眼看她。姑娘毫不在意,就把朱广财的胳膊架到自己脖子上,把他扶起来,坐到床上,又把他的伤腿给轻轻抬上床。还把薄被轻轻盖上。
看了看还闭着眼睛的朱广财,就去煮米糊去了。不一会儿,朱广财就闻到了一股子甜香味,好像除了米香还有梨子甜味。
朱广财听见姑娘盛了粥端过来,又不好意思的把头转向里面。姑娘端碗坐在床边,轻轻吹着粥。过了好一会儿,朱广财还没转过来头。
姑娘才放下碗,伸手去摸朱广财的额头,轻声念叨:还发烧吗?脸和脖子那么红。
朱广财只好自己转过头说:"没事了,我不发烧,只是有点热。"
即便转过来头,朱广财也不好意思抬眼看姑娘。心里却着急的想:难道自己会不见就钟情了吗?怎么会这么害羞?!
姑娘看朱广财低头不看粥,就在那儿等着。只好又端起粥,舀了一勺吹了吹放他嘴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熬过荒年,姐姐强悍漂亮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熬过荒年,姐姐强悍漂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