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是流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指尖中流逝,让人一点都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
尤其是在一日到晚的繁忙之后,这种感觉便就更加明显了。
十日时间,匆匆而去。
一来颍川,便已经是有半个月了。
到颍阳,也是快接近半个月了。
半个月的时间,原本混乱的颍阳,已经是恢复了往日的平和。
或者说...
不是恢复往日的平和,而是比往日还要热闹。
修缮城池,挖掘护城河,建造卫城,营建营寨,在城中新建屋舍...
颍阳很是热闹,甚至是有些热火朝天的感觉。
而吕煜颁布下来的政令,更是吸引了周边源源不断的人口。
而其中最吸引他们的,反而是吕煜这边雇佣可以获得粮食的工作。
一时之间,原本空旷的颍阳城,都变得有些人满为患了。
热闹程度,便是不远处的颖阴都比拟不了的。
而此时的军营之中,也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魏延王野朱温等人练步军,而张辽则是训练骑军。
原本散漫的军队阵型,在十多日的训练下来,也是逐渐变得整齐,他们的声音,也是变得响亮划一。
究其原因,还是吕煜这边的待遇实在是不错。
两餐管饱,每三日还能吃一顿肉食。
这让原本心思浮动的士卒们的心都凝结起来了。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他们为之卖命的,不是忠义,也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一口饭,为了温饱而已。
吕煜能够给他提供这个温饱的条件,那他们自然便也就愿意给吕煜卖命了。
心一旦平定下来,这做事也就变得认真了。
不过练兵之事,单单以王野的方法训练士卒,训练出来的士卒,也不会是多精锐的。
这个时候...
便可以用上戚继光的练兵实记了。
虽然现在不如明朝,没有火器这种东西,但除了火器之外,那些军纪,行伍之法,是可以多加借鉴的。
是故吕煜根据自己的记忆,也是将戚继光的练兵实记按照记忆中誊写了下来。
戚继光的兵书里面,内容很多,吕煜也就选取自己现在要用的东西来了。
总共四个训练项目:
练伍法。
练胆气。
练耳目。
练手足。
在练伍法中,便是要运用旗号。
战场之中,军旗反而更容易看懂,而吼叫,在嘈杂的战场环境中肯定是没有多少作用的。
以骑军为例。
戚继光在每一大营,将官分五色。每营将官下各部伍,又分五色。
在将官以旗心定本营方色,以边生旗而以黄应德;千总以心坐本方,以边应主将,以带应德;把总以心坐本方,以边应千总,以带应主将;百总以心坐本方,以边应把总,以带应千总;旗总以心转应本营不用边带。
军士盔有缨而无旗。队总盔旗长六寸,上书队哨分数字样,方色照营将旗。旗总背旗一面,身方二尺五寸,斜角用边,旗杆长三尺六寸。百总认旗一面,身方二尺,斜角用边,杆用枪头,长九尺,上书字。
一局书“振勇”,二局书“扬勇”,三局书“威勇”,四局书“武勇”。
把总认旗,长三尺,斜角有边,杆高一丈一尺,用缨头号带一条,长五尺。千总认旗,长四尺,斜角有边,杆高一丈三尺,号带一条,长七尺。
营将认旗,长六尺,斜角有边,杆用缨头雉尾,高一丈五尺。号带一条,长八尺五寸。
前营将官认旗,红心、蓝边、黄带、珠缨、雉尾、书“前军司命”。
中部千总旗,黄心、红边、黄带。
中左司把总旗,蓝心、黄边、红带。百总旗,蓝心、黄边、红带。旗总旗,红。队总盔旗,红。
中右司把总旗,白心、黄边、红带。百总旗,白心、黄边、红带。旗总旗,红。队总盔旗,红。
左部千总旗,蓝心、红边、黄带。
左左司把总旗,蓝心、蓝边、红带。百总旗,蓝心、蓝边、红带。旗总旗,红。队总盔旗,红。左右司把总旗,白心、蓝边、红带。百总旗,白心、蓝边、红带。旗总旗,红。队总盔旗,红。
.......
这些吕煜将其修改一下,将千总写作曲尉,百总写作左右官,队率。
在练胆气中,共有十条。
譬如第四条信口耳
便是直接言明:发号施令,预先决定,不可临时反复,使三军疑惑。
还应行军务,系有文字。
事缓者,除通行揭示外,若值紧急军机,虽有文字抄示不及者,主将门上掌号笛,各偏裨传带头目,自百总以上,赴听而谕。
主将无定位。但凡临时在本地方独尊者,便是。
如职位相等,则尊其老成年长者一人主之。
掌号笛,各同僚、中军、千、把、百旗总以上,俱赴其行,会计遵守。
夫主将一人耳,车、步、骑官兵数万,一句说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纵横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纵横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