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迎长公主及礼部一干人等进入正厅坐定后,侯府下人鱼贯而入奉上香茶点心。
上座之位的长公主抿了一口茶,声音浑厚有力的道,“皇室谢姓,先帝十一子宸王谢宸灏应承嘉命,敢请贵府纳采。”
坐在下首平阳侯朗声回道,“林氏之女林希蠢愚,弗能教,唯命是听。”
礼部尚书将木笼打开,提出两只大雁,手指微微用力,使大雁吃痛鸣叫。
平阳侯世子林建济代替林希亲父接过大雁,表示应允婚事,完成“纳采”之礼。
随后长公主再言,“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
世子林建济将其中一只大雁再递回给礼部尚书,代替林建邦回道,“林氏之女林希,戊辰年乙酉月丁酉日,桓文三十五年九月初九辰时贰刻。”
林建济一边说,礼部尚书文旭一边将林希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放于锦匣内。
走到这一步就完成了六礼中的第二礼,问名。
接着礼部尚书要把装有林希生辰八字的锦匣以及从林建济手中接过的大雁,带回皇家宗庙,放置神龛前敬香九日。
这期间还要让请钦天监郑重卜算,如得凶兆,则婚议终止,如得吉兆,要派使者通知女方,继续“纳吉”之礼。
一般人家纳吉时,要将占卜吉兆与双方生辰八字写在“纳吉书”上,这个纳吉书也叫通婚书。
抬头就是,某州某郡某姓通婚书。正文是,右伏承 尊府君不弃寒微,允从媒议。谨卜吉辰,龟筮协从。筮得某卦,兆曰大通。谨奉书以闻,伏惟。照鉴。
但皇家有点不太一样,皇家其实是不给纳吉书的,毕竟纳吉书并不是三书六礼中的三书之一。
纳吉的过程就没有纳彩那么大阵仗,只是礼部派人把之前的那只大雁再带回侯府。
随行的一名内侍太监朗声致辞:“宸王贶命,加诸卜,占曰吉。使某也敢告。”
皇家可以简略,但林家不行,侯府照样得高摆香案,林建济仍得身穿正式朝服,代替林建邦回答,“林氏之女林希子不教,唯恐弗堪。子有吉,某与在。”
之后,接过活雁,将两只分离的大雁再放进同一个笼子里,这才象征婚约正式成立。
纳吉之后就是纳征,又称“纳币”或“大聘”,是婚姻六礼中的第四礼。
纳征的本质就是男方正式向女方交付聘财,以“聘书”为凭继续完成婚约。
建京城的百姓又算是开了眼了,桓嘉帝让谢宸灏别胡来,不能超过皇后仪制的一百二十抬。
谢宸灏听了,又没有听全。所谓的“抬”其实抬的是箱子,一个大木箱,绑上大红绸,俩个人抬着。
到了宸王殿下这里,他弄了一百台轿厢,四人抬的那种大花轿。
关键是真正的纳征礼,其实并不是直接抬到娘家就可以了。
首先要抬到宗庙去,给祖宗们看一眼,告祭祖先之后才送女方家里去。
于是乎,足足三天,从宫街到整个东城就看着那一百台大花轿一点一点的进了平阳侯府。
先不说新扩大的睦兴苑里根本装不下那么多聘礼,光是唱聘礼的官员们都换了好几批,临走之前还得跟侯府讨份治嗓子的药茶。
礼部官员所唱的那个清单就是聘书,三书里的第一书。
侯府需设香案,平阳侯率全族跪接聘书,同时许薇这边还要亲自准备“回聘”,回赠一些鞋袜、文具等,喻“同偕”、“文运”。
也跟着忙碌了好几天的林希怒气哼哼的坐在窗前,抱着胳膊等着日落。
夜阑人静,月华如水,梆子刚敲过三更。
一道颀长挺拔的黑色身影,如同暗夜中最敏捷的猎豹,悄无声息地避开了巡夜侍卫规律性的路线,轻盈地落在睦兴苑深闺墙头。
未走正门,而是熟门熟路地寻到一扇并未完全阖紧的雕花窗下。
他侧耳倾听片刻,确认窗后的呼吸急促,眼中的笑意更深,带着一丝迫不及待的雀跃,轻轻抬起花窗。
捧着锦盒,眼中缱绻,“聘礼太俗,糖糕才甜,希希可要尝一尝?”
林希紧绷的嘴角再也压不住了,站起来掐着腰,努力瞪着眼,“谢宸灏!咱们怎么说的呀?不是让你少整花活,你看看你,睦兴苑现在都没有下脚的地方了!”
谢宸灏低着头,偷偷的觑着她,“你别生气,先听我说。”
林希扬扬下巴,谢宸灏赶紧讨好的把锦盒打开递了过去。
见林希吃了糖糕,又得寸进尺的说道,“希希,你先让我进去,让人看见了不好。”
林希翻了个白眼,“我这院里全都是你的人,他们敢说什么!你就站在那说,说不明白,就别进来。”
谢宸灏摸摸鼻子,低声的缓缓道来,“一直以来世人都在私下议论宸王府财富几何,我此举也是为了明明白白的告诉那些人,吴家财富确实在我手里,我谢宸灏就是富可敌国!
省了以后,咱们一干点什么,御史那帮闲人,就上折子说我奢靡成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