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西北边疆都长期缺粮,那些大户人家囤的粮食也不多,现在也不能从其他府城运粮食进来,能筹集这二十万斤粮食也实属是大家都尽力了。
韩镇云在西北大营负责前线应对胡人,这些后勤的事情,都是由年仅十五岁的韩策负责。
虽然这位少年的年纪小,但这么多年,无论是上战场杀敌,还是走访到贫民百姓的最前线,他对整个西北边疆百姓的生活是了如指掌。
这二十万斤粮食,他考虑到每个地方有不少最底层的百姓缺粮,于是只安排人运了十万斤粮食到西北大营,另外的一半粮食,由当地的县衙负责,分给那些真的没粮下锅的人家。
韩策的这一举动,又让那些穷苦百姓们,感动的热泪盈眶。
霍广县北河村与北军村,这两个村子里都在两村村长的带领下,都将家里的粮食捐了大半。
特别是北军村的余老村长,得知西北军如今的囧境,他恨不得亲自飞去西北大营一趟。
慕家除了将家里仅剩的三百斤粗粮全部捐了,上次韩大将军府奖励他们的大米白面,剩下的,慕老爷子大手一挥,也全部捐了出去。
村民们看到了也纷纷效仿,所以除了北军村以外,整个霍广县来捐粮食的村子里,竟然就数北河村这个新落户的村子捐的最多,周大人这次对北河村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慕玖倒是想将空间仓库里那堆积的将近三千万斤的土豆捐出一部分,只可惜,不仅是这土豆,就连空间里已经快要收获的两千三百亩的杂粮,她也不好随意拿出空间。
因为这些粮食的出处,她实在找不到一个好的理由去解释。
十二月初一,慕家一家子没有时间再去理会外面的那些纷扰,他们一家老小,每天一起床,就进了慕玖的空间。
包括已经怀孕六个多月,肚子已经有些大的李翠翠。
这次空间的两千三百亩土地全部种的是高粱、粟米这样的杂粮作物,慕玖直接在空间工具房领了五辆收割机,已经学会了开这种机器的慕老爷子、慕冲、胡家俩兄弟见状,都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哎呀,这机器就是好使,一下子下去,就收割了那么多的粮食!”
慕老爷子将这收割机开到地边上,试了一下,很是开心的夸道。
他虽然年纪大,但他对大孙女空间里的这些半自动化机器很是能接受。
“可不是嘛爹,如果将这些机器能在外面普遍使用,那咱们整个大西北就再也不会缺粮了!”慕冲接过了慕老爷子的话,乐呵呵的说道。
那可不是,这西北边疆的气候和地形,与前一世她工作的大西北很像,那个时候,通过高科技,那个世界的大西北的粮食与水产品产量,可是养活了差不多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
只是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相当于等于零,要想达到机械半自动化或者说是自动化,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她虽然是穿越过来的,又带有这个神奇的空间,但她也只是因为前世的经验,只是会使用这些机器,却并不会制造这些机器。
单单就制造机器的材料来说,也不是光靠人工就能完成的。
慕玖无人开收割机收割这些粮食,王氏带着大儿媳与小女儿继续腌制咸鸭蛋,二儿媳李翠翠负责打下手,两个双胞胎还是负责去家禽养殖场捡蛋。
前两天宁大掌柜又来收了一批咸鸭蛋,这次慕玖知道了,每次明月楼一大批一大批的来买咸鸭蛋,都是运往了西北大营。
这西北大营的将士们如今连杂粮饭都只能吃一顿,就更别说菜蔬与肉类了。
这咸鸭蛋就成了西北大营那些将士们补充营养的唯一食物了。想到这里,慕玖竟然替那些在前线的将士们感到无比的心酸。
所以,虽然即使在短时间内拿出大批量的咸鸭蛋很不合理,但慕玖和慕老爷子他们仍然坚持向宁大掌柜售卖这个。
好在宁大掌柜也是个妙人,每次只管付钱拿货,从不多问他们一句关于咸鸭蛋额外的话。
这两千三百亩的杂粮地共收了两百三十多万斤的杂粮,相当于这杂粮亩产一千斤左右。
这和前一世西北地区杂粮的产量差不多。
慕玖算了算,如果这两百三十万斤的杂粮全部运去西北大营,大营那三万将士,每人一天三顿,每顿一斤,也能吃二十多天。
接下来空间加上自己新扩展的土地,有四千六百亩的土地,慕玖决定,这次除了种上五十亩的药材,其余的全部种上杂粮。
毕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些杂粮在外面出现,也不像土豆那样突兀。
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里人过腊八,有条件的人家,也是要煮上一锅浓稠的腊八粥。
在前一世,煮腊八粥也超级简单,直接去超市买专门煮腊八粥的材料,即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等各种豆类在内的混合袋装原材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