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县。
原平县隶属山西雁门郡,地处山西北中部,东交太行山,西连吕梁,南界忻口,北指雁门。
一支由五百人组成的骑兵队,在山间一缕余晖中,急行军赶到了雁门关。
为首之人,纵马来到雁门关城下,朝着城上守军大声喝道:“某乃李将军麾下骑兵校官,此行,出燕门关前去增援上将军,尔等还不速速打开城门。”
雁门关城墙上,守城将官眼睛微眯看向城墙下来的这队骑兵。
“你等竟是李将军麾下,那可有李将军调兵军令。”
“自当是有,某这就让人,把将军调兵的军令给送过去。”
一人骑马走出军阵,迅速来到城墙之下,把通关文书和调兵的军令,一起放到了城墙上放下的吊篮中。
“兵贵神速,前线战事紧急,还请城上守官确认快些。”
“将军莫急,待确认之后,便可放你等过关,耽搁不了多长时间。”
半盏茶的时间,雁门关城门在嘎吱声中渐渐打开了一条细缝。
看到雁门关城门打开。
骑兵队伍中,不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这队骑兵虽然都穿着郑国盔甲,但他们却不是郑国士卒,而是雷刚麾下的一队精锐骑兵。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趁着雁门关守兵,还没得到李谷兵败的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燕门关,为后方军队扫除最后一道障碍。
李谷兵败后,从他的中军大帐中收出了调兵虎符和官印,所以刚才给出的调兵军令和通关文碟都是真的,因此能成功骗开城门,也在意料之中。
城门彻底敞开,骑兵队伍分成左中右三列有序进入关墙,同时也握紧了手中兵器。
半炷香后,城头变幻大王旗,郑国失陷雁门关。
时光一晃半月,青岛总参内。
秦傲天笑着说道:“半月时间,我军从曹县出兵,先克开封,后下洛阳,现在大军已经抵达潼关,潼关艰险,军中将领决定派一支奇兵强渡黄河,内外夹击一举攻破潼关,兵锋直指长安。”
王新点头道:“潼关破,关中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门户洞开,除长安外已经再无坚城,传令前方将领,破潼关可稍作修整,攻长安不及。”
“少爷说的是,北汉出兵虽晚,但天水距宝鸡并不远,北汉兵马应该已经在攻宝鸡了,加上南唐破武关进关中,郑国兵马虽有五十万大军,但也挽救不了大厦倾颓的局面。”
王新与秦傲天言语轻松,但童关与武关却不是轻易能破的。
武关城下,南唐出兵将领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兵卒尸体,脸色阴沉如水。
“鸣金收兵,休整一炷香,城墙上的守城器械已经消耗过度,日落之前一鼓作气攻破武关。”
与此同时。
潼关也是喊杀声震天,在巨炮的轰鸣之下,潼关破,关中东线最后一道防御屏障被攻破,大军可以直抵长安城下。
诸侯国中最强的郑国,在三家分郑的联合中,近已是到了破国的边缘。
南线战事喜讯连连,北方雷钢的大军也已经过了雁门关,半日工夫,便可抵达大同城下。
兵锋邻近,两军骑兵斥候也已经是激烈交手,互有死伤。
大同城墙近在咫尺,雷刚也看到了扎在东面的蒙军大营:“前阵警戒,后阵就地扎营,休整一夜,明日出寨会会蒙军狼旗,让他们的狼首变成真正的狼首。”
“是,司令。”
旁边的副官立刻说道:“下令前军警戒,后军扎营,埋锅造饭,休整一夜。”
夜里,北方的天气寒冷,冷风呼呼刮的旌旗猎猎,双方大营中,士兵们裹着棉被与羊毛毡,沉沉睡去,但警戒的士兵却是双眼如铜铃,盯着对方阵营的一举一动。
次日,双方大军对峙于阵前。
随着悠扬的号角声,一方列阵,一方冲锋。
蒙兵想要一鼓作气冲破对方军阵,但却是被炮声打乱了节奏,炮弹在冲锋的军阵中砸出了一条条血肉胡同,看上去格外凄惨。
蒙兵冲锋将领,不巧被一颗炮弹炸中,跌落在冲锋的战马中,顿时周围就是一阵慌乱,扛着冲锋旗的蒙兵士卒,也不巧被他们将领的尸体绊倒。
将领一死,冲锋旗也没了,四周蒙军士气自然不可能立刻崩溃,但没了将领的指挥,顿时失了统属,开始混乱起来,加上炮弹继续砸落在军阵中,蒙军的军阵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混乱。
一支军队没了统一的指挥,一旦出现混乱,那接下来才是灾难性的。
几名蒙兵将领有的想要撤离,重整旗鼓,而有的却要继续冲杀,因为没有主将命令,各个将领都是各行其事,加上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前方的枪林已经近在咫尺。
蒙军的混乱逐渐衍变成大乱,这个时候,士气开始狂降,兵无战心,将无斗志,随着一阵阵有序的“砰砰”声,密密麻麻的铅弹迎上了蒙军士兵的身体,溃败只在一瞬之间。
借着地势,雷钢列阵好似一个弧形,随着弧形两侧的排枪声,越来越多的蒙军士卒跌落马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有无敌舰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有无敌舰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