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南院大王府表示,那还得了?燕云十六州吃什么?用什么?只要是,大宋漕运陆运,今天弄来的好东西,隔夜交易,都透着不安心,必须在锦南州大货场当场提货,才能落袋为安。
而且人家大宋这边,把多年积攒的辽国铜钱,都拿出来买我们这边的货物,我们还占着便宜呢,无形中,拉动辽国这边的金银兑换率,运输上有些不方便又如何?
辽国这边有马队,光吃草料,不干活儿?那驮马不都养肥了吗?又不是战马,用得着我们辽国南院大王府,这边心疼吗?
没看辽国北院契丹贵族那边,比我们这边给皇帝陛下耶律洪基,进献的宝物还好?这次,我们这边有了大宋瓷器的磨合乐,走走萧皇后的路子。
今年辽国朝堂的官员比例,一定倾向于我们南院这边,后党外戚又如何?没看大宋皇帝陛下赵宗全,他都重用后党外戚吗?少见多怪,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哼!
他小舅子沈从兴,以前就是熊狼关的镇守将军而已,如今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啦,这大宋瓷器的餐具,茶具,酒器,花瓶,大瓷罐,还有那精美绝伦的磨合乐,都是我们南院大王这边,暗地里走了大宋沈国舅的路子,订单加塞给弄回来的。
这些好东西,只要弄到昔日丝绸之路那边,那些红头发,绿眼睛,大鼻子的罗刹人,那些一股子膻味儿的,不知是哪个小国的番邦外族,他们用金子与我们交易,我们再换好东西继续贩卖,这跟往你口袋里塞钱,有什么区别?此时不赚,那是痴儿。
各边境的密报,汇总到了密阁,皇城司,大宋皇帝陛下赵宗全这里,分期分批,且有各自的消息来源,州府的,西北路的,锦南州经略府的,知府衙门的,北境司的,北地使馆的,这让大宋君臣感觉,所谋,不远矣!
而大宋朝堂这边,开始一股子新的派系党争的意味,宗正寺和礼部,最近针锋相对起来,各自背后,有太后大娘娘曹丹姝和皇帝陛下赵宗全的影子,“濮义之争”有了苗头。
大宋,历朝历代,最讲究礼法的朝代,老牌勋贵之家觉得,虽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调,但文臣武将,各自有各自的领域。虽大宋重文轻武,可重文,是重用老牌的书香门第,累世官宦。
寒门学子,如没有家族底蕴,可借助坐师,联姻,同科进士,同朝为官,加入各个派系,走在党争的前列,做马前卒,达到个人发展,以及家族命运腾飞的新高度,经营三代以上,可位列新贵行列,比如,如今的北地使馆主事,文炎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轻武嘛,不用说,老牌勋贵,在大宋开国之前,就掌握着地方军伍,比如英国公张老将军家这样的,太后大娘娘曹丹姝曹家这样的,秦太夫人秦芷萱娘家这样的。
不是以前的中原四大家族,就是八武勋之类的,这些都是穷文富武的那种,且人家富武的同时,还真不穷文,家里人读书科举的,不在少数呢。
像宁远侯顾家,小郑将军家,忠勤伯爵府袁家,永昌伯爵府梁家等等,都是立国之初的家族,有那么点儿,兵鲁子的意思。
但历经沧桑磨难,他们都掌握着不错的资源,底蕴慢慢积攒,且借助联姻,不断完善家族祖训,也能从新贵变成老牌勋贵。
真正没底蕴的是,狄公那样的,不是说你不够好,是你突然异军突起,表现的实在太好,打压你的人,如浪涛一般。
比如韩琦大相公,在狄公坐上枢密使之位的时候,一口一个贼配军的叫着,且说了一句,“东华门唱名的,才是好男儿”,直接让文官集团,将狄公给“请”出朝堂了。
皇帝陛下那时能做什么?他只能本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原则,且委屈一下武将吧,再出色,又能怎样?
所以,此时此刻的朝堂,各方派系,暗潮汹涌,不给官家找麻烦的大宋官员,那称不上是“好”官员。
其实,这一切的导火索,是韩琦大相公,与六姐夫顾廷烨这厮,“合伙”骗了太后大娘娘曹丹姝手中的皇帝宝玺,没办法,密阁与皇城司用得再顺手,各州府明面上,还得看正式的中枢下达的文书才行。
每次皇城司与密阁的人,用一句密旨,就揭过去了,有些不像话,更何况,有些州府的官员,不买密旨的账,可不就得频繁的用到皇帝宝玺嘛!
太后大娘娘曹丹姝,在懿安殿骂了韩琦大相公,又想打六姐夫顾廷烨这厮一顿板子,结果是,韩琦大相公与太后大娘娘曹丹姝,忆当年,吃醉了酒,有些失态,各自失仪。顾廷烨这厮倒是个乖巧的,赤着上半身,一身的“男子汉的勋章”。
太后大娘娘曹丹姝惜才,也想到顾廷烨这厮,小时候虽淘气,长大了救过先帝赵祯与自己的性命,哭一鼻子吧,吼上一场呗,据说“廉价”的侯爵制式的,大玉川先生的茶盏,又有一批更换,那噼里啪啦的,摔了个过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