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便是将这座空中楼阁,一砖一瓦地夯实在西北的大地上。
李唐的目光从宏伟的沙盘上收回,转向了恭敬肃立的拓跋尼孜和一众核心参谋。那种仿佛能洞穿未来的锐利眼神,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神激荡。
“王爷的战略,可谓是天罗地网,滴水不漏。”
一名年轻参谋满脸崇拜地感叹道,“那些世家门阀,自以为掌控着经济命脉,却不知在王爷的工业化体系面前,他们的手工作坊和传统商路,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李唐微微颔首,却没有沉浸在这种吹捧之中。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再完美的计划,也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去落地。
“战略只是第一步。”
他的声音沉静而有力,“要实现这一切,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高效的、能够将王府意志贯彻到最基层的行政体系。旧有的那套,已经跟不上我们的脚步了。”
这番话,让拓跋尼孜眼神一亮。
她执掌的“内务府”,在过去的一年里,权责越来越重,机构也日渐臃肿,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
“请王爷示下!”拓跋尼孜躬身道。
“传令下去。”
李唐走到一张巨大的组织架构图前,拿起朱笔,“自即日起,对王府现有行政职能,进行全面整合重组。”
他笔走龙蛇,一个个崭新的名词,出现在众人眼前。
“原内务府,一分为二。其核心民政、经济、教化等职能,独立出来,组建‘西北政务院’,由裴度暂代主官,统筹民生发展。
其监察、审计、人事考核职能,组建‘西北监察院’,由葛罗谋剌暂任主官,负责监督百官,肃清吏治。”
“靖安司,扩编为‘靖安总局’,下设对内安全、对外情报、行动三大部。继续由拓跋尼孜负责,务必将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插遍西北乃至周边的每一个角落。”
“军务方面,成立‘西北总参谋部’,由郭昕大将军担任总长,负责全军的作战指挥、训练、后勤统筹。各军种、各部队的番号、编制,由总参谋部重新规划拟定。”
一条条指令,清晰而果断。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一场深刻的权力结构与运作逻辑的重塑。它将李唐带来的现代管理理念,与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前所未有的高效统治机器。
政务、监察、情报、军事,四权分立,又在李唐这位西北王的绝对权威下高度统一。整个西北王府,就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在李唐的意志下,缓缓睁开了眼睛,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都开始以前所未闻的效率协同运作。
而在这场大重组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机构——“西北供销合作总社”。
“此机构,直接对政务院负责,但业务独立。”
李唐的嘴角浮显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意,“它的宗旨,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服务、引导和掌控整个西北的商品流通与民间生产。”
“总社将在西北各州、县、乃至乡镇,设立分社和供销点。一方面,它将作为王府物资的统购统销平台,以绝对的价格优势,稳定市场,保障民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李唐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从销合作总社还将开启一项全新的业务——‘创业扶持贷款’。”
“创业扶持贷款?”
这个词,对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太过新奇。
“不错。”
李唐解释道,“任何我西北治下的良民,无论胡汉,只要有志于经商、开办手工作坊,都可以向当地的供销分社,提交申请。”
“供销分社将对其进行‘信用评级’。评级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品行、家族声誉、所经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对王府的忠诚度。”
“一旦通过审核,便可以根据其信用额度,向王府申请无息或低息的启动资金、生产原料、甚至是机器设备的支持!
想开一家面馆,我们提供面粉和启动资金;想开一家纺织作坊,我们提供棉花、羊毛,甚至可以租赁给他们新式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轰!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炸响。
如果说之前对付世家门阀的手段,是雷霆万钧的“破”,那么这个“供销总社”和“创业贷款”,就是润物无声的“立”!
这是在挖那些旧势力的根!
世家门阀为什么能掌控一切?因为他们垄断了生产资料、资本和渠道。普通百姓,哪怕有再好的手艺,再好的想法,没有本钱,没有门路,就只能一辈子为他们做牛做马。
可现在,王爷要亲自下场,充当所有人的“本钱”和“门路”!
他要将生产和商业的权利,从少数人手中解放出来,交到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手中。
这片土地上蕴藏的无穷创造力,将被彻底引爆!
一个由无数个小作坊、小商铺、小企业主构成的,充满活力的全新经济生态,即将在西北大地上,破土而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晚唐:开局一条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