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特色美食是库莎丽(Kushari),库莎丽与水烟、香水同为埃及三宝,在埃及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库莎丽是用米饭、空心粉、洋葱、鹰嘴豆及番茄酱等做成,有些地方也会一半用米饭,一半用通心粉拼起来。
富尔(Fuul)和塔米亚(Ta'amiyya)可以算是非正式的埃及国菜,也是当地最常见的小吃。富尔和塔米亚算是两道配菜,富尔是用蚕豆制成的,加上油、柠檬、盐、肉、蛋以及洋葱加以调味;塔米亚则是将磨碎的鸡豆炸成的小丸子。
把富尔和塔米亚加上一点蕃茄,用皮塔饼夹起来,就变成类似三明治的一道美味小吃了。
皮塔饼(Aish Baladi)有点像新疆的馕,是中东每餐都必不可少的主食。但皮塔饼中间是空心的,所以又叫口袋面包,对半切开后可以装进任何自己喜欢的菜菜和肉肉。
库纳发(Kunafa)是阿拉伯国家斋月里请客吃饭时必备的食品,是用白面、奶油和水制成的炸糖圈。餐厅做好的库纳发一层层叠放看,糖丝圈里放上榛子、花生、核桃、糖等,再在上头放上奶油。
许仙和陈博士在吃的时候加糖和蜂蜜,再撒上一些蔷薇水,吃起来又脆又香。
面包布丁(Umm Ali)是在埃及和中东地区非常流行的甜点,面包片在牛奶中浸透后,加入葡萄干、果仁等,然后烤制成金黄色。
“很像奶油蛋糕,入口即化,不过偏甜了点。”陈渊默边吃边评价道,“我年纪大了牙口不好,不适合吃太甜的东西。”
话虽然这么说,但陈渊默还是把手里的面包布丁开心地吃干净了。
许仙早就习惯了陈博士工作之外“老顽童”般的风格,一笑置之,继续享受美食。
烤鸽子(Hamaam)是埃及人结婚的时候新郎必吃的,先把小麦、大米、香料甚至还有碎羊肝塞在鸽子的体内,再用炭火烧烤,连肉带骨一起吃。
这道烧鸽子肥瘦适宜,酥脆美味,肉质鲜嫩多汁,喷香扑鼻。陈博士不由得赞不绝口。
当然,许仙知道当地人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鸽肉、洋葱、番茄和大米放在陶罐里做成炖菜。
埃及烤肉串(Kebab)和新疆烤肉串差别不大,就是埃及当地的佐料酱不一样而已,许仙觉得也别有一番风味吧。
炸蚕豆球(Ta'amiya),也是埃及非常流行的路边美食,做法是把蚕豆捣成糊状,然后加入香料,下锅炸成焦黄色。
餐厅做的炸蚕豆球吃起来外层酥脆,里面香软,许仙就是觉得油大了点。
饭后配汤是锦葵汤(Melokheya),是用盛产于埃及尼罗河两岸的锦葵做的绿色浓汤,做法是把锦葵的叶子洗干净晒干后粉碎,和羊肉、鸡、大米等一起煮汤。
“这锦葵汤看着浓绿黏稠,有点可怕,但喝起来味道却是十分鲜美。”陈博士吃饱喝足,点评道。
“导师您吃得开心就好。”许仙放下碗筷,抽出纸巾擦了擦嘴角,道。
陈博士看着自己的学生,微笑道:“这么正宗的本地老店你都找得到,看来你的本事比我想象的大。你什么时候来过开罗?我怎么没听说过。”
许仙淡然道:“以前放假的时候来旅行过。”
陈渊默笑了笑,不置可否。
许仙转移话题问道:“导师等下还去博物馆吗?”
陈渊默摇了摇头,道:“下午有个老朋友来酒店找我。”
许仙露出玩味的表情,认真道:“导师,师母让我看好你。”
“臭小子!想什么呢?!”陈渊默笑骂道,“是美尼斯陵墓联合考古队的副队长,麻省理工的尹瑞教授,下午要过来见我。美尼斯的那些石碑照片当初就是尹教授他发给我探讨的。”
他顿了顿,看着许仙,补充道:“尹瑞教授还特别点名了,说要见见你这个青年才俊。”
许仙知道接下来几天这种正式、非正式的切磋交流会很频繁,因此很淡定地应了声“嗯”。
……
下午15点半,许仙和陈博士在希尔顿酒店大堂的咖啡馆见到了尹教授,以及尹夫人。
尹瑞教授是一个华裔考古学者,五十岁左右的年纪,面白无须,斯文儒雅,很有风度,能看出来年轻时是一个美男人。
尹夫人却是一个黑发碧眼的白人,气质带有白人罕有的柔和。
尹夫人其实也是一个学者,但并不是考古学者,尹夫人是历史学博士,在麻省理工历史系任职。
虽然尹夫人不是联合考古队的成员,但是受勋这种荣耀之事,带家属过来观礼也是很正常的,因此许仙和陈博士倒并不意外。
何况尹夫人是历史学博士,和考古很近,不时参与进三个考古人的话题倒也并不突兀。
……
“古埃及是一段不断被重访的记忆。古埃及的历史和所有其他的历史一样,都是由记忆构成的。
不同时代的人对古埃及有不同的想象,他们都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去解释和建构历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