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师在学子之中地位崇高。一言便可决定很多人的命运。
如此一番变动虽让那些没资格入内的书生暗议不已,却没人敢出言反驳。
他既已下了定论,其他人自然有意见也要憋回去。
袁勤业目光一扫,便见自己的嫡兄站在那佟仁德身后,与其谈笑自若,隐隐有献媚之色。
偶尔瞥来的目光却很是轻蔑,似是不屑一顾。
他心中一阵不快,随即看向方凤年,道:“凤年,你上去吧。”
此时在场的大多数学子都已经上去展示过诗作了,童子已经站在台上在问,还有哪位公子还有诗词需要品鉴了。
方凤年点头,便抬声道:“还有在下。”
说着大步迈到台上书桌前。
他的举动顿时吸引了佟仁德和袁公子的视线,便是有些准备打道回府的书生闻听此言也住了脚步。
齐师抬眉看了看他,眼中闪过好奇之色。便点头温声道:
“这位学子,你开始吧。”
方凤年拱手一礼,便捻起毛笔,蘸足了墨水,在砚边刮了刮,
神情笃定彷如信手拈来。挥笔而就。
众人只见他身姿气势极有风范,隐隐有大家之相。
不由伸长了脖子望向那白纸之上。
佟仁德也紧握着折扇,目光凝重,他自然是不想方凤年出风头的。
那袁公子见他焦急,眼珠一转,便凑近低声笑道:
“佟少爷,这书生一脸穷酸样,想必也做不出什么好诗,您不必太看得起他。”
佟仁德侧脸觑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继续看着场中的方凤年。
只见他写完之后,捻起白纸吹了吹,送到了齐师身边的童子手上。
那童子见他风范卓然,便下意识的恭敬点头,随后将白纸交给了齐师,恭立在一边,默默打量着他。
齐师本就对他有些好奇,此时拿到了他的作品,便细细看来。
众人伸头在下等着,却迟迟不见齐师抬头点评。
不由得议论纷纷。
“想来是写的太差,评无可评了吧。”
袁公子略显讽刺的声音响起,在大家都低声探讨的时候显得格外显眼。
他一开了头,众人的议论声音便大了起来。
“是啊,这诗词到底写的如何,是好是坏,怎么不见齐师说话?
难不成真的如袁公子所说写的太差?”
佟仁德面带狐疑之色,展开折扇轻摇。
带来阵阵冷风,吹得旁边的袁公子脖子上冒出了鸡皮疙瘩。不由得若无其事地避开了风口。
忽听齐师一声高喝:“大善!”
随即面带惊喜之色叹道:“没想到在此能得见如此佳作,大才、大才啊!”
下面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议论之声一下子大了起来。
佟仁德面色冷峻,薄唇紧紧抿着。不停地扇着扇子。
只把袁公子冻得脸色发青,却不敢发声,只讪讪笑着。
袁公子觑着佟仁德的脸色,高声问道:
“不知妙在何处,能否请齐师解惑?”
齐师站起身来,朗声念道: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不知今夕何夕,
扬州伢子与谁同?
妙啊,妙!”
众学子听他慢慢念来,只觉得梨花的清雅和淡然之美扑面而来,顿时议论的声音渐渐弱了下来。
齐师看向方凤年道:“这位学子,你姓甚名谁?”
方凤年拱手谦声道:“见过齐先生,在下姓方名凤年,乃江宁人士。”
一旁的袁勤业眼神激动,只觉得与有荣焉。
齐师赞许道:“看你年岁不过弱冠之年,却能写出如此佳作,果真英雄出少年,你很好。
这等诗词自然是可以上二楼的。”
“方凤年,难道他就是是当年的“江南第一才子”?”
人群中有江南来的书生突然激动说道。
议论的声音嗡的一声又大了起来。
袁勤业挤挤眼,促狭道:“凤年,没想到你还有这个厉害的名号,
怎么之前也不和兄弟我说说,我也好出去吹嘘一番。”
方凤年只无奈的道:“什么第一才子,自古文人相轻,只是个惹祸的名号罢了。”
齐师已经听到了人们的议论之声,不由感兴趣道:
“哦?没想到方生还是江南第一才子,
果真是名不虚传,想必你此番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吧,老夫先祝你旗开得胜,
若是今后文章若有什么不明之处,可来老夫的府宅共同探讨一二!”
说完面上不复方才的高冷样子,看着方凤年的神色变得和蔼可亲起来。
此言一出,众人的面色立刻艳羡的看向了这个幸运的小子。
佟仁德面色更是铁青。一旁的袁公子见状便也跟着生气。眼神阴狠的看着方凤年。
方凤年不由感慨这齐师不愧被尊为大儒,如此自谦。对于学子的文章,也只说是“探讨”。
忽然佟仁德的声音响起:
“慢着!齐师,学生有一事不明,想问一问这方公子。不知可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影视之安然随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综影视之安然随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