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说,他这次到京,也是担任兵部侍郎,朝廷堂堂的三品大员,如果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像什么话。
见到张科,相互寒暄一阵,劳堪就已经让人把准备好的酒菜端上来。
这是接风酒,自然是要痛快的大喝一场。
“谭大人的身体,最近时好时坏,你进兵部先担任右侍郎,帮着他处理政务。”
端着酒杯,魏广德对身旁的张科说道。
原来的侍郎,已经外派,按照张居正原来的计划,侍郎和各地总督之间要相互调换,一边让朝廷手中随时都有可以外派的主官。
张科曾经接受过浙江兵权,所以算是有这一个经历,自然不需要补上。
“那三省兄又是如何安排的?”
张科低声问道。
曾省吾,张科也是认识的,当初科举的时候通过魏广德就已经熟识。
现在,原本默认为曾省吾的兵部尚书职位有可能换人,所以张科也是好奇,魏广德到底如何盘算。
闻言,魏广德沉默片刻才说道:“可先调南京升尚书,至于京城这里,回来的话,可让他管刑部或吏部,具体怎么安置,还得再考虑。
如果,叔大还是不愿意放弃的话,那就外调宣大或者延绥担任总督,让他补充北军的统帅经验。”
说实话,魏广德真有些不好安排曾省吾。
不过因为对张居正身体的看法,魏广德打算用南迁先过度一下,让他去南京那边做官,成为二品尚书。
如果张居正能熬到那时候,调回京城的话,可以支持他上位刑部或者吏部掌部。
兵部的事儿,魏广德是绝对不同意曾省吾来做了。
上次辽东的战事,他的应对非常不利,让魏广德绝了用他掌军的念头。
早先用他去兵部,就是因为曾省吾在四川巡抚任上有平叛经验,所以魏广德以为他已经有掌兵的能力。
显然,南北差异太大。
所以,如果张居正坚持要用曾省吾掌兵部,那魏广德就会要求先外调曾省吾坐镇宣大,熟悉北军作战,然后再谋求升迁。
说到底,现在魏广德就是在等,等张居正自己熬不住了,挂掉,那一切就是他说了算。
张居正后世名声不错,他犯不着和将死之人都什么。
斗输了,一切全无。
斗赢了,怕是后世也会落下骂名。
特别是万历朝改革要是失败,会不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他?
天地良心,他也是支持改革的,只不过有时候顾虑多点而已。
穿越者有胆气,怼天怼地怼空气这一套,他不敢学,学回来。
命就一条,到了现在的位置,魏广德追求的不仅是把大明朝治理好,还想赢得身后名。
张科和劳堪等人闻言,都是微微点头。
他们当然不知道魏广德真是想法,只有魏时亮之前脸色有些微变,但也没有过度表现出来。
毕竟,他一直待在刑部,早就把刑部尚书看做自己的囊中之物。
可是眼下的情况,似乎魏广德有意拿这个位置和张居正做交换,这让他如何能高兴得起来。
魏时亮的表现,魏广德当然看在眼里。
说实话,魏广德对魏时亮的感观是很不错的。
从他入阁后,魏时亮这个老乡就表现出来对他很是顺从,完全就是紧密的靠向他。
实际上,魏广德清楚的很,魏时亮早先应该是和朱衡走在一起的。
毕竟,在江西官员逐渐退出朝堂后,朱衡一度成了赣省官员之首,许多人都有他马首是瞻。
只是他从吏部侍郎一跃进入内阁后,才一跃成为赣省官员最有出息的人,然后包括朱衡在内,都开始围绕在他身边。
那时候,朱衡已经是工部尚书,而他还在忙着抄录《永乐大典》,没有跳出翰林院这一亩三分地。
今日的接风宴,京城江西高官几乎都到了,只要谭纶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前来。
为了安大家的心,魏广德这时候又笑道:“其实大家在衙门里踏踏实实办公就好,其他的,我都会考虑到。
实际上,也别把自己拘泥在某个衙门里,六部之间相互调动本就稀松平常。”
魏广德这话,就是说给魏时亮听的,别光盯着刑部,六部衙门多的是,只要有好的官职空缺出来,他就会为他们考虑,该争夺的自然会争夺。
不过魏广德心里其实也清楚,这些话也就是说说,大明朝廷真正有权势的官职,其实也就是那几个。
别看有所谓的九卿,但实际上实权只在六部和都察院这七个实权衙门里。
其他的衙门,都不过是官职转迁的途径而已。
“今儿下午接到琼州发回文书,海刚峰已经接旨,不日就会启程前往南京。”
看气氛不对,劳堪马上说话,插开话题。
“起用海瑞,私底下没少人议论此事。”
魏时亮这时候开口道。
反对海瑞出仕的人,刑部肯定是第一位的。
毕竟,海瑞获取名声的方式,大多都是在打刑部的脸,因为他们处事不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隆万盛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隆万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