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嘛,倒是不急,其实偶尔饿一饿,对脏腑也是有益的。
我看阁老平时荤腥吃得过多,其实这样对身体也不好。”
李时珍却摆手说道,让魏广德继续。
人家都这么而说了,魏广德自然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就接着练习。
也是,这些年魏府条件越来越好,吃食上自然不吝啬,不然也不会是两个儿子都被李时珍劝止少吃点肉。
这次,李时珍没有演示,而是魏广德在动作。
耳中就听到李时珍说道:“阁老,虎戏重在腰背的力量,鹿戏注重颈部的伸展,熊戏讲究肩膀的开合,猿戏强调四肢的灵活,鸟戏侧重胸腔的扩张。
练习时需配合呼吸,动作宜缓不宜急,意念要集中,方能达到调和气血的效果。“
这是在一边指导,魏广德自然要听。
这练了几趟,虽然还不得要领,但还是感觉到身体变化,有种周身舒畅,精神一振的感觉。
“李神医,此功当真神妙。“
魏广德由衷赞叹,又问道:“不知日常该如何练习?“
李时珍笑道:“清晨为佳,空腹练习,每日一次,每次半个时辰左右。
动作要领在于协调呼吸与形体,意随形走,气随意行,长期坚持,自能强身健体。“
前面的,魏广德记住了,可后面的又有点迷糊。
李时珍于是继续解释道:“阁老有所不知,五禽戏的真正精髓,并非仅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
表面上看是模仿动物形态,实则暗合天地阴阳之理,融汇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医理奥秘。
五禽戏的核心奥秘,在于它完美契合了《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李时珍此时面色严肃,语气坚定说道:“表面是模仿动物,实则暗合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五禽精确对应五脏:虎对应肝木,鹿对应肾水,熊对应脾土,猿对应心火,鸟对应肺金。“
魏广德双眼一亮:“原来如此,华神医果然厉害,不愧神医之名,竟是将五行之理融入其中?“
李时珍点头说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
'五行互相生克,五脏亦然,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血,肺主气。
五禽戏通过特定动作,刺激经络穴位,调理对应脏腑。“
李时珍这时候才打开脚边一个药箱,从中去处一卷经络图展示道:“虎戏疏通肝经的曲泉、太冲穴;鹿戏按摩命门、肾俞穴;熊戏刺激脾胃经的丰隆、足三里穴;猿戏通达心包经的内关、大陵穴;鸟戏开发肺经的尺泽、孔最穴。
此外,五禽戏还蕴含‘动静结合’之道。“
李时珍继续说道,“《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素问》亦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五禽戏的每个动作,都有张有弛,有刚有柔,是对阴阳平衡的诠释。“
说到高深处,李时珍放下经络图又开始演练起来,边做动作边说道:“虎戏先蓄力,再发力;鹿戏中颈部的舒展与收缩,都是动静相生,阴阳互济。
魏阁老可知,《庄子·达生》有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其中'熊经鸟伸',正是五禽戏的雏形,初学者模仿形态,习练者体会气息,精通者领悟神韵。
真正的修练,是要体会虎之威猛,鹿之温柔,熊之沉稳,猿之灵动,鸟之轻盈。
形随意转,意随气运,气随神行,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此乃我多年练习之心得,魏阁老练习时须得记住五禽戏的要领与修炼次第。“
魏广德此时收功力,向着李时珍深施一礼,说道:“先生教诲,学生必谨记在心。“
从李时珍处学的五禽戏精髓,魏广德此时已经对李时珍行起师生礼。
“魏阁老无须如此,其实此法当初修习时,亳州那位先生也是不吝赐教,我才能真正入门。
当时他就言道,这是修身养性之功,若有人愿意大可教得,也是遂了华佗祖师之愿,不须藏私。”
后人没有看到华佗本人有关五禽戏动作招式的文字记述和图形描绘,华佗也是通过口头讲授、动作示范,面对面地将五禽戏传给了弟子吴普、樊阿,据说还传给了家乡亲友。
这种以言传身教为特征的面授示范教学法,在五禽戏的流传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隋唐后虽然出现了图文并茂的五禽戏图书,但大多不得要领,毕竟这些都得言传身教的面授才能说清楚,这也是魏广德自己原来也翻书练习过五禽戏,但却觉得毫无意义,随手就丢弃的原因。
今日也见到李时珍,觉得可能遇到行家了,没想到还真让他误打误撞学到了精髓,至少算是入了此门。
到这时候,两人已经饥肠辘辘,于是魏广德叫来张吉,让他安排饭菜。
饭菜上桌,魏广德又叫来夫人和儿子一起陪着,虽然李时珍一直说不需如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隆万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