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征信不好,请一个两个的过来绕一下系统,大家都能理解,一下子跑来这么多,合着你对自己下属是一点没信心啊?
邱昊无奈道;“那就递牌子吧。”
“等等。”
司马懿拦住诸人,在一片错愕中缓缓道:“关于话事这块儿,老不羞你该没话说了吧?”
曹操不服,又无可奈何,挣扎道:“应听邱典使的才是。”
司马懿一脸戏谑:“别死撑了,典使大人眼明心亮,你觉得自己还有翻盘机会?”
“咳咳,先给牌子我看,至于生意,貌似下官还没说成不成呢。”
司马懿退后两步:“这个自然,生意方面的事情当然要请大人为我等把关了。”
一番查询,结果基本在邱典使预料中,
魏国三大名将全是下品,只有靠脑袋过活的郭嘉堪堪达到中品。
和刘备那边大同小异。
这就是家大业大的烦恼,
共享资源不好分配,
连与张飞、关羽齐名的许褚、张辽都这水平,剩下的人可想而知。
曹操还真是亮底牌了。
还回铭牌,邱昊摇头:“差强人意。”
岂止差强人意,他简直是口下积德了,
四人若按贷款计,总授信还不到五十万,其中三十五万更被郭嘉一人占了。
就这资质,别说四百万,融四十万都没门。
借钱与融钱是两个概念,一个要还,一个理论上是不用还的。
按理说,融四百万,授信起码要一千贰百万才能考虑。
至少得是贷款授信的三倍。
话又说回来,几百万的授信恐怕得鬼督级别才有。
真这样算,投融资类项目银行就不用考虑了。
需要钱的没资质,有资质的用不上。
好比胥拆柴那样的选手可以早点洗洗睡了。
所以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曹操还不死心:“敢问大人差了好多?我可再想想办法。”
邱昊:“这个...差挺多的。”
曹操像打了败仗般垂头丧气。
司马懿大笑:“曹阿瞒,可还纠结否?”
邱昊清清嗓子:“仲达大人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
司马懿笑声戛然而止。
这回轮到曹操大笑,气得司马懿脸都白了。
“你好意思笑吗,我一个比得上你们五个,算起来还是我司马仲达赢了,哈哈哈!”
不到十秒,二人都不笑了,一对儿苦瓜脸你看我我看你。
笑你妹啊,神经病吧!
咱是来融资的,不是来比授信高低的。
曹操:“邱典使,这这...想我二人也非泛泛之辈,华夏千年文明我等也是留下过名号的,怎才这点信用?”
这就是放不下偶像包袱的典型。
好汉还不提当年勇呢。
有能耐,学祝枝山那样弄点营生出来,再有一干忠心耿耿的下属追随,咋都撑起一片小天地了。
那祝枝山不过一介布衣,带个唐伯虎,弟兄俩一手一脚拼出如今基业。
你们这群人,但凡能放下一点架子,怎么着也比老祝日子过的潇洒吧?
其实他们如今也算放下架子了,能来银行跑项目,说明他们是有改变现状想法的,并且也为之付诸行动了。
只是这窍开的有点晚,几百上千年都过去了,别人把能做的都做了,该定的规则也定完了,后来者只能选择些大家都看不上的行当拼一把。
教书育鬼在他们来说是万般无奈下的选择。
于邱昊来说可是歪打正着。
你几个算选对了行当。
倘若又跑来一堆要在东南西北官道开驿馆的,邱昊铁定不批,哪怕是贷款都不放给你。
一来没新意,二来也饱和了。
驿站这类营生有刘备一家就够了,即便未来市场仍有需求,开连锁不就好了,搞那么多品牌出来干啥,相互竞争不是要他自己跟自己抢利润吗。
曹操:“可否通融?”
邱昊摊手道:“都是由系统判定的,下官爱莫能助。”
众人一脸失望。
邱昊看准时机将大家从谷底拉回来。
“也不是没得救。”
“嗯?”司马懿都准备调头回家了,闻言停住脚步。
“下官有几位朋友...”
再度施展无中生友大法。
众人听后心潮澎湃,这真是大起大落啊!
比银行授信还高的额度,
与银行一致的利率,
且不用被天地银行时时监管,
却可拿到等同于银行背书的资格,
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曹操稍有不安,疑心病嘛,老牌顽疾了。
“确如大人所言,我等可是叨了大光,只是不清楚大人那些朋友还有没有附加条款?”
这么大的投资,四百万都只是前期费用,未来的投入恐怕是个天文数字;还有一点很重要,这类生意回款慢是一定的,他们是融资不是贷款,套用一句阳世话:那些“资本”等得了吗?
邱昊笑道:“白纸黑字,谁还能卖了曹大人不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全球高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全球高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