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听到红玉的问话,孙江也没有回应。
“孙江,你爸问你话了,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事儿的,怎么也不说话了?”
孙江故意用模棱两可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妈,我认为海涛的想法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孙江,你详细说说有什么不简单的?”
孙江眼睛一转,脑子里产生了一个让人不能确定的想法。
“妈,海涛说建学校,教育投资应该是政府行为,他以个人的名义搞这项事业,我感觉需要政府的认可和批准,没有政府的批准和认可,那纯粹是幻想。”
春花听了孙江这么说有道理,单凭海涛一个小孩子的能力,不可能得到政府的批准和认可,那就意味着他的想法会成为泡影。
“海涛,你听到你姐夫说的了吗?”
杨海涛并不明白姐夫孙江说这话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但是他心里明白,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母亲心里肯定是高兴的。
“妈,我姐夫说的是‘可能',但是并没有说是‘肯定'。
我认为这是有利于全民教育的一项事业,政府应该是支持的。”春花把孙江说的话,认为是绝对的正确,上级政府不可能随意批准建学校。
随口说道:“海涛,如果政府不批准,你就放弃这种想法吧。”“妈,政府不批准,我可以去申请啊。”
“海涛,你去申请我不管,政府不批准,我更不管了。”
“妈,你既然这么说,那一切都不用你管了,就看政府批准不批准吧。”
春花相信了孙江说的话,教育投资建学校,政府是有规划的,不能随意批准个人投资建设。
“海涛,政府批准,你就建,不批准你也就别在这方面费心思了。”
“好的,妈妈,你放心。”
海涛说完把眼睛对向了姐夫孙江。
孙江看到海涛那种眼神是多么渴望政府能批准他的想法。
孙江把眼睛眨了一下。
“海涛,妈妈既然表态了,那就看政府的认可程度了。”
杨海涛从姐夫孙江的眼神中似乎看出了其中的奥秘。
“姐夫,我知道了,我也听出了妈妈的态度。如果政府批准她不但不会阻拦而且还会支持我。政府不批准,我也就死了这份心。”
杨红玉坐在那里听着几个人的唠叨,针对海涛的这种想法,心里虽然有不太认可的意见,但是一直也没有说话。
从他的内心来讲,还是很支持海涛的意见。
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杨红玉,因为小时候家庭条件的艰苦和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就在本村的小学里念过几年书。
辍学后一直待在家里耕田种地,从没有走出家门口半步。
虽然是年岁大了,但是对外面的世界也充满好奇,也曾经立下过誓言,有生之年一定要走出去转一转看一看,这种愿望自己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一直未能实现夙愿。
这不能责怪社会的不公,不能责怪父母的平庸,只能责怪自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才是自己终身的遗憾。
海涛虽然岁数不大,但是他已经大胆的迈出了第一步,独自闯江南打拼,见到了外面世界是多么的精彩,更是令多少人的向往和追求。
苦和累磨练了他的意志,与人相处丰富了他的社会经验。
他有这种想法还是源于他对文化知识的匮乏,更不愿意让这种匮乏在每个人的经历中再现。
想到这些,杨红玉从心里也坚定了对海涛做出决策的信心。春花把话题转向了红玉。
“红玉,海涛的想法咱们就这么定了,可以吗?”
“春花,我赞同你们的意见。”
春花撇着嘴看了杨红玉一眼。
“红玉,你这么说简直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遇到问题也不加思考,就会说认可同意。”
在场的几个孩子听春花这么说父亲,从心里也是不认可。
别看爸爸几十年没有走出大山,但是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他的思想并不是落伍,只不过是不善于表达而已。
海丽看到爸爸那无奈的样子便说道:“妈妈,你千万不能对爸爸有这种偏激。爸爸不说话,并不代表她不知道,更不代表他们没有思维,我不认同你对爸爸持这种态度。”
“海丽,你的意思就是我错了。你说咱们家这么多年,哪件事是他考虑的,是他做出的决定。”
“妈妈,我可不跟你说了,你还是听听我爸爸的意见吧。”
海丽说完把头转向了红玉。
“爸爸,快说说你的意见,让我妈真正了解一下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海丽说这句话还真的有一定的道理。
春花和杨红玉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总是认为红玉没有文化,更没有见过世面,所以对杨红玉的思维和秉性还不一定能了解多少,总是一贯的认为,杨红玉这个人诚实厚道是一个勤俭持家过日子的好手。
“红玉,既然三个丫头说了,你也说一下对海涛这种决策的意见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他是一个潜力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他是一个潜力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