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光说完之后看了一下杨海涛的表情,似乎对他的话题没有引起足够的兴趣。
张晓光的心似乎变得黯淡起来。
张晓光的心情变化,杨海涛似乎才有了一些意识。
在鲁区长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杨海涛是不能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否则会给职工带来一种失落感。
“晓光,咱们两个人是同命相连,你是外地招聘来的,我是在这里打工临时招聘的。你的优势是有文化有专业。我就是一个敢闯敢干的‘大老粗'。我相信凭你的文化专业和能力,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你这又是在安慰我。
张晓光也不愿意再说这方面的话题了,情绪顿时沉入了低谷。
张晓光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杨海涛是心知肚明的。看到张晓光这种难为情的样子,杨海涛从心里还是真想帮助他,于是给他透露了一点信息。
“晓光,我们通过几个月的接触,你的为人你的能力,你的敬业,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尽管我的身世和你一样,唯一的就是能和领导接触,我会把你的现实情况向领导反映,看看领导能否安排一个妥当的岗位,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张晓红听了杨海涛这么表达,情绪立即变了。
“谢谢杨总,我不再打扰你了。”张晓光转身离开了。
人都是一种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无论是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通过工作的接触,语言的交流都会产生对一个人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亲近和疏远。
杨海涛虽然是一个临时单位的负责人,这种潜在意识在他的思想里也不能排除。
他把握的底线,是让每名员工按照自己的特长都得到妥善安置,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但是他能做到的又是什么?那只能是希望和期盼。
自己的何去何从都没有一个定律,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左右着他的思想和灵魂。
在焦虑期盼等待中,终于等来了鲁区长的消息。
“区长你好!”
“海涛,我想知道职工的情绪怎么样?”
海涛一接电话心里还是蛮高兴的,这肯定是有好消息了。
没想到区长竟然问我职工的情绪怎么样?
在这种时刻,我必须把职工的情况如实向领导说明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同情,以便更好地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区长,在这个时候,我可不能说职工的情绪很稳定,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一部分人充满了期望,一部分对分流充满了忧伤。”
“海涛,关于这次人员安置的事,我已经给市委市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对职工关心担忧的问题很重视。对人员分配拿出了初步方案,经过考虑,你对职工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程度比较清楚,领导把分配方案交给你来完成。希望你在做好人才其用的基础上,把人员分配好就行了。”
海涛听了心里特别高兴。
“区长,我会做到的。”
杨海涛拿回了方案连夜对人员的分流进行了划分,最后一档竟然有向省公路工程管理局推荐的两名人选。
“尚军张晓光两个人比较适合。”
喜欢他是一个潜力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他是一个潜力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