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岸的大殿前,以王允为首的三公重臣率领着百官,徐徐向正殿规步而去。
如今吕布不在晋阳,三公之中,以司徒王允近日风头正盛。
朝中有不少传言,蔡邕等大臣入诏狱一案,皆是王允在背后推波助澜。
行过繁杂的拜君之礼后,身穿黑色冠冕的刘协稍微正了正身躯,对着下首群臣正色道:“卿等今日有何事启奏?”
话音刚落,司徒王允出班,朗声奏道:“陛下,关于左中郎将蔡邕等人勾结董贼一案。
廷尉府经过数日的严密彻查,证据确凿,情况属实。
老臣建议,请陛下立即下旨,处斩这些叛逆之臣!”
“这……”
刘协闻言,面露犹豫之色。
蔡邕是他的老师,下狱之前,几乎日日在太学为他讲课。
还教导他,日后要做一个好帝王,向中兴之主刘病已学习。
虽然对于蔡邕祭拜董卓表示不理解,可在他心里,蔡邕的品德和才学是不容置疑的。
“陛下,臣恳请赦免蔡中郎,以及其他被诬陷的朝廷重臣!”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众人视之,乃尚书令陈宫!
王允眉眼一挑,冷哼道:“陈令君,你说诬陷,莫不是认为廷尉府是故意陷害蔡邕等人了?”
陈宫眼神漠然,淡淡回道:“廷尉府有没有陷害,这件事只有司徒自己清楚。
可宫知道的是,昔日董贼权倾洛阳,你王司徒对其可是百般殷勤。
这件事,我想在朝的诸位都还记得吧?
按王司徒之意,岂不是满朝文武,还有陛下也应该接受廷尉审查?”
当年陈宫来洛阳求官,因为看见不少大臣面对董卓非但无动于衷,甚至卑躬屈膝。
这才一怒之下,跑到中牟做了县令。
而王允的事情,他自然也听说过。
之前的尚书令一职,可是由王允担任的。
而这个官职,就是董卓授意的!
现如今,甚至还坐上了三公的位置!
要说与董卓勾结颇深的,王允是绝对脱不了关系。
果然,这话一出口,殿中许多大臣的面色都变了。
尤其是太常皇甫嵩,当时他叔父皇甫规的遗孀被董卓看上,他连句话都不敢说。
甚至还去讨好董卓。
最后那名妇人被董卓按倒,被奴仆们用鞭子棍棒使劲儿抽打,被活生生打死。
这件事一直是他心底里的一根刺,此刻,他顿时觉得自己有些无地自容。
就连车骑将军董承,也是面色一红,他虽然是董太后的侄子。
可是董卓当年为了成为外戚,跟他攀了不少关系。
还让他去自己女婿牛辅麾下,混了不少的战功与资历。
等到跟随吕布来晋阳,他直接一跃而成当了车骑将军。
若是没有之前的战功资历,凭他的外戚关系也不会升这么快。
“陈公台,你此言荒谬至极,老夫当日对董贼卑躬屈膝,也是身不由己。
如你所说,被下狱的那些大臣之中,蔡伯楷胆敢祭奠董卓。
凭借这一点,他就该死!”
王允面红耳赤,胡子发颤的争论着,暗道这陈宫果然好生厉害。
仅凭一句话,就让这些原本站在他这边的大臣开始摇摆。
“陛下,臣也认为,该赦免蔡中郎及诸位大臣。”
太傅马日磾这时出班奏道:“蔡伯楷博学多识,了解本朝的史事。
如果杀了他,日后谁来编纂大汉的史书?
而且,伯楷忠诚孝顺的名声一向显着。
感念有恩与他的董贼,也是人之常情,实在不应该成为罪过。”
马日磾与蔡邕是多年好友,曾经共同校勘熹平石经,又合力执笔补续《东观汉记》。
“马太傅,此言是否有失偏颇?”
司空黄琬出班,反驳道:“如今我大汉风雨飘摇,政权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
蔡邕不过是个奸邪谄媚之臣,岂能在天子面前做文章?
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只有杀蔡邕,以儆效尤,方能让天下人看见,我大汉之贤明!”
黄琬对董卓恨之入骨,此时见王允处于下风,自然站在了王允这边。
光禄勋郗虑见时机已到,冷冷看了王允一眼,出列朗声道:“陛下,臣有事奏!”
刚刚还争辩的三公大臣听到声音,立即停止饶舌,转头看向正中的郗虑。
“爱卿有何事,尽管奏来!”
刘协微微抬起头,有些生硬的说道。
不知怎么得,王允这个时候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这个光禄勋,平时看起来为人和善,但是此时的面貌,却让他感觉到有些可怕。
“陛下,臣要弹劾司徒王允!”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郗虑直接将矛盾指向了王允,“臣这里有一封书信,乃是董卓覆灭之前,王允写给董卓的亲笔书信。
送信的人经过上党郡时,被上党郡太守张扬截获,又送到了臣的手里。”
说着,郗虑果然从袖口中掏出一份信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