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的战略部署,很快就通过影子组织传到了田秀耳朵里。
田秀也很快做出了应对之策,赵国这边以乐间为将统兵八万镇守燕国。以李牧为将统兵十五万守河东,田秀则亲自率领二十万赵军坚壁清野,退守漳水。
赵国最精锐的禁卫军则被交到了李牧手上,田秀之所以没有将禁卫军留在自己手上,是希望李牧军团可以在西线反击联军,等西线告捷以后,李牧军团在与田秀军团合兵一出,两军与楚军进行决战。
赵国西线的敌军是韩鲁联军,韩军和鲁军的战斗力都不怎么强悍,而且也仅仅只有十万人。
李牧军团足有十五万,还有精锐的禁卫军。
以十五万精锐之师击破十万弱旅,田秀认为这并不困难。
李牧也做出了保证:“最多半月,河东必有捷报!”
战略部署完成以后,接下来各军都按照战前部署率军赶到指定位置。
此时已经是十月,在赵军的帮助下,赵国已经完成了秋收。
各军到达指定位置之后,按照战前的部署坚壁清野,等待敌军来到。
十月十五日,联军兵分三路对赵国发动进攻。
十月二十日,楚军最先渡过河水到达朝歌。
楚军到达朝歌后第二日。
项荣来到黄歇的营帐。
“令尹,我军既然已经到了朝歌,那赶快北上进攻漳水吧!”
项荣觉得楚军既然都已经到朝歌了,就应该尽快对赵国发动进攻,俗话说兵贵神速。
黄歇却有不一样的看法:“项荣将军,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别急,按照战前的部署,我就应该分三路同时对赵国发动进攻,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牵制赵国军力。
所以在其他两路联军到达既定位置之前,我们还是等等为上。”
“令尹,战场上的战机瞬息万变,咱们是进攻一方拖的越久,对我们越不利。”项荣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楚军远道而来,每天消耗的粮草辎重不计其数,每拖一天对楚军来说都会增加一分失败的风险。
“还是再等等吧!”黄歇依旧不同意让楚军提前发起进攻。
“哎!”项荣气愤的离去了。
项荣走后,黄歇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他也知道兵贵神速这个道理,只是这次对付赵国,是四国共同行动。
楚国如果提前发动进攻,赵国说不定会把主力全部调集过来阻挡楚军。
这样一来,韩齐两国说不定会捡个大漏。
黄歇不希望韩齐捡漏。
就这样,楚国一直在朝歌傻等了五天。
十月二十五日,齐军那边传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到达预定位置。
黄歇听完以后很高兴,现在就只剩下韩军还没有动静。
楚军又等了两天,韩军依旧没有消息传。
黄歇等的有些不耐烦了:“韩军和鲁军在搞什么鬼?整整七天了,他们还没有走到河东?”
李园说:“许是路途遥远?”
黄歇骂了一声:“放屁!”
然后黄歇接着说:“齐军的战场要比韩军远多了,他们都赶到了,韩军还在磨蹭。他们究竟在搞什么鬼?”
“你们究竟在搞什么鬼?”
韩成发出了和黄歇一样的疑问。
韩鲁联军自从和齐楚联军分手以后就往赵国的河东赶,韩军还好说一天能走七八十里,鲁军就行了。
鲁军完全就是一群公子兵,每天只走三四十里就走不动了。
韩成好几次气的咬牙想杀人。
鲁将汤齐振振有词:“我们鲁军完全是按照春秋时期留下来的规矩,诸侯之兵一日行四十,这是祖宗之法,公子是觉得我们鲁军做的不对吗?”
韩成生气的说:“春秋时代已经是历史了,现在是战国时代!你们鲁军居然还在守旧礼?”
说到这儿韩成恍然大悟:“我知道了。”
汤齐疑惑的看着韩成。
韩成指着汤齐:“难怪你们鲁国从春秋之后就一蹶不振,就是你们这些人不会变通。整天守旧礼,怪不得你们混成现在这个鸟德行!”
汤齐一听这话也是怒了:“韩成!你们韩国有什么资格说我们鲁国?你们当年好歹也是一个万乘大国,现在都混的和我们鲁国坐一张桌了,你有什么可狂的?”
韩成瞬间被戳到了痛处。
“竖子尔敢!”韩成拔剑指向汤齐。
汤齐也不甘示弱的回剑指向韩成:“本将告诉你,我们鲁国是看在齐楚两个大国的面子上,才跟你们齐军并肩作战。
你们韩国别整天目中无人,乃公告诉你,我们鲁国可是周公的后人,而你们韩国的祖先,不过是晋国的一个大夫,你们狂什么?”
就在二人剑拔弩张之时,韩成的门客急忙上前拉住韩成,劝道:“公子,此时内斗乃是大忌,若让齐楚得知,恐生嫌隙,于我等不利。”
汤齐的副将也赶忙拉住汤齐,说道:“将军,眼下共同抗赵才是大事,莫要因口舌之争坏了大局。”
韩成与汤齐虽都满腔怒火,但也深知此时不能冲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战国帝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战国帝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