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韩境元放下工作,走到杨风身边,拿起她的新笔记本,结果里头一个字儿也没有,只有铅笔画的框。
“你干坐了一晚上?”
实在太不像妻子的作风,他有些担心,“是住在这里状态不好吗?”
杨风仰头,目光呆滞:“没有啊,就是没有灵感。”
韩境元更担心了,杨风的才华纵然跟她的天赋有关,可只有他这个全世界最了解杨风的人才知道杨风的努力是刻在骨子里的。
家里柜子有一整排她这些年写满的厚厚笔记本。
她的包里从来不会落下纸笔,随时随地都在记录总结画稿,一个晚上都在画无意义的线太少见。
韩境元拉着她离开书桌,把她按在沙发上,帮她放松肩颈。
杨风享受了一会儿他的关心,才捋清楚脑中的千头万绪:
“现实的问题是企业要发展,应该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走,我要把控好大方向,去国外调研,可我今天脑中闯进一个灵感,我想拍一部时装电影,最好能在五年后上映,这个念头一直在我脑海里转,都影响我正常工作了。”
他们两个实在太了解对方了,从性格到工作,杨风一说,韩境元就想到几年前两部电影掀起的风潮。
从去年开始身边的流行几乎都是杨风喜欢什么,什么就会成为大众。
她爱看他穿长外套,今年春天厂里有好几个研究人员领导都多了一件风衣外套,这不是个人选择,而是市场决定,当一件商品成为市场主流,就会影响普通人的审美选择。
这就是顶级设计师的影响力。
韩境元敏锐地指出:“你在焦虑,焦虑风尚走出国门能获得什么样的成绩。”
杨风眼底似海面翻涌了一霎,沉默了良久。
是啊,怎么能不焦虑呢?
整个公司全年的净利润五千多万,闲钱却不多,大量资金都投入了风尚这个品牌,昂贵的生产设备,原料,还要生产配套的高端配饰,第一系列的礼服生产完后,团队也没有停下工作。
可以说风尚吸了所有业务的血,却还没走到台前来。
更不用还有很多人关注着她那一批天价礼服是否能成功。
韩境元看她陷入思考就不再按压,走到沙发前来,坐在她身边等她独自思考。
杨风回过神来窝进他的怀里,“社交解决一切,我明天就去跟姥姥参加宴会。”
那两封邀请函拿回来给姥姥看了以后,姥姥建议杨风多多参加。
她收到的那两封邀请函是有很明确的目的导向的,有很多外商,纯粹是为了促进合作。
姥姥还能带她去很多有更大人物的宴会,中东皇室,欧洲贵族,这些人才是在各大繁华城市拥有权势,信息,和地产的人,交换信息,社交意味更明显。
韩思思那天回来之后也没有在姥姥面前说什么,还感谢了她大方的礼物。
杨风不贪心姥姥的家产,也不在意她的这些小心思。
聪明是聪明,可聪明过了头就太累了。
连杨风这种跟姥姥相处没多久的都能看出来秦家的家风。
重视后代,重视教育。
只要她进了姥姥羽翼之下,那么一定会受到很好的培养。
如果她将韩境元视作亲人,韩境元也会将她看做秦家的后代。
关系都是相互的,韩思思将韩境元视作对手而不是亲人,那她就很难真正地言行一致,总会露出马脚,也总会感到不平衡。
姥姥给她送那么大的礼物,还愿意带她结交朋友,那是因为她能吃得下这些资源,而不是仅仅因为她是姥姥的孙媳妇。
就拿韩闻墨来说,杨风相信自家儿子再过几年就忍不住了,不可能到二十多岁还不去做一番事业。
到那个时候无论是她还是韩境元亦或是姥姥都会给孩子一个起步的支持。
韩思思都没试过又怎么知道姥姥不愿意给她呢?
年纪轻轻把自己活成了一尊菩萨,又在私底下忍不住试探,真是别扭。
不得不说,杨风看人还是那么精准。
她几乎把韩思思的心思猜了个九成九。
韩思思本想看看这位aunt底蕴如何,会有什么的想法。
她也没想到杨风已经到了对一万块不疼不痒的程度了,更没想到杨风陪了她两天后直接去工作了。
韩境元这样的科学家都放下工作在陪姥姥,杨风竟然比科学家还要大牌。
她重新评估了韩境元一家的实力,头顶警铃大作。
有这样的父母,要是将来韩闻墨出国,那姥姥眼里还会有自己吗?
一次下棋中她不经意间说了一句:“你更适合国外的教育,更自由些。”
韩闻墨反应平平。
秦女士也没有顺着话头劝下去,韩思思放心了不少。
态度转变得更加丝滑,仿佛是大家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熟起来了一样。
杨风带着姥姥和韩思思去园子里量身定做衣服。
顺道还参观了一下园子里的刺绣作品。
园子里成品很多,像是手工盘扣这种耗时的也有许多可供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七十年代双职工家庭》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七十年代双职工家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七十年代双职工家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