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安跟杨风打交道也有两年了。
他看到这些高于普通女性的衣服,很快就联想到杨风不断在报纸上找身高超过一米七的漂亮女孩儿的事。
杨风是一个走一步看五步的人。
这些衣服绝不仅仅是罩在壳子里展品。
它们应该能走出去。
也要走出去。
参观的诸位已经自发地三三两两在各条道路上逛了起来。
外行的凑在专业人士旁边,听他们讲解哪件借鉴了花鸟图,哪件又是敦煌飞天的意象,哪件的布料特别难得。
文化部里负责接待演出的领导把杨风叫到身边:“这样的服装制作一件需要多长时间?”
几人正在研究的是一件颜色鲜艳,缀满亮片的吊带礼裙。
杨风看了一眼就回答:“这件是用了三个月,亮片都是手工固定的,随着走动会有光线变化,看上去像是亮片图案在变一样。”
领导沉默了一会儿。
他们已经为全国最好的样板戏团队重新定做了服装,也用了不少时间。
可跟眼前的服装对比实在惨烈。
重新做,成本太大,时间上也不充裕。
他遗憾地对着跟过来的荣安说:“可惜看到得晚了,不然我们在宴台表演的服装就可以重新做了。”
荣安摇摇头:“您不会选择重新做的,你问问她这么一件需要多少钱。”
领导目光转向杨风。
杨风说:“这件我们投入了三万块钱,国内之前没有这种亮片,也没有这种线,亮片是请工厂定制的,上面的固定的松紧线是我一年多前向R国买的松紧生产线,我们自己研发出来。”
她那云淡风轻的语气仿佛花费这么大力气做一件衣服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丝毫不顾听众的死活。
三万块钱是什么概念,是一个中等县城一年的税收。
进口生产线又是什么概念,全国私企能拿得出手一条生产线的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荣安问:“模特是不是跟这些服装有关系?”
杨风点头:“是的,国外的顶级品牌每个季度都会服装打造秀场,模特们在T台上展示,客户媒体和明星观看,风尚的成立就是为了能走上国际舞台,所以我们不会在任何一个环节被拉下。”
都是人精,一听就懂了,邀请这么多人来是为了抬价的。
外国的秀场是,今天杨风的展览也是。
这些东西古人早就玩儿明白了,不然也不会有洛阳纸贵一说。
道理归道理,实际上见了这么好的东西,谁又能差呢?
秀场…秀……
说白了也是表演。
一位领导在心里慢慢做着换算。
杨风请他们来,也不认为能一天就把事情定下来。
尚元好是好,可它不符合国情,是一朵奇葩,并不代表着国内目前的常规水准。
所以杨风并没有多说话,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目的。
而是任由人去看。
价格她定的,价值是世人定的。
她也想看看外人将如何评价。
博物馆馆长和纺织工业部的领导每一件都看完,互相交流后得出一个结论。
“国内第一。”纺织工业部的领导难掩激动,“这一批服装的生产工艺绝对是国内第一的水准,在我国特有的传承技艺中,甚至是全世界都仅有的成品。”
各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考量。
纺织工业部的领导说:“我建议将这一批服装作为范例,向全国各个纺织厂展出,大家一起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终有一日会超越欧美的生产技术,向全世界出口纺织产品。”
文化部的领导打断他的畅想。
“你们努力的时候风尚已经走出去了,展览的事之后再说,杨风啊,既然你们已经做好演出的准备了,我看不如将第一次演出放在宴台,也让来自各个国家的领导人看看我们的实力,你觉得怎么样?”
荣安看杨风似乎呆住了,笑了一声:“这是高兴得不会说话了?”
杨风跟着笑了笑,“确实是高兴得不知道怎么说了。”
表情从有些傻迅速转化得从容,“我们会好好训练的,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我们!”
这跟种芝麻得西瓜没什么两样了。
能进宴台一趟,出来之后这批服装的身价就会变得可持续增长。
难怪企业都爱和官方沾边。
自从拿下志愿者服装的设计和生产后,杨风就吃到了飞速增长的红利。
再也没有刚创业时为几十万捉襟见肘的模样了,也再没为寻找供货商而在其他城市跑断腿了。
这样的红利在国内或许还能持很多年。
都是要进特殊地方表演的服装了,衣服比人还重要,第二天相关单位就派了一支小队到尚元顶楼驻守保护了。
等穿着简易复刻版练衣台布的模特最终筛选完成后,穿上了礼服走了一回后文化部的领导又不满意了。
“表情太不灵动,不够大方,走得也很死板,直直地绕两圈有什么意思?”
时间紧张,这些模特只训练模特步就好几个月过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十年代双职工家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七十年代双职工家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