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精神,春秋大义,鼓舞后人。
“崖山多忠魂,后贤照千古。”以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忠”为代表的忠臣义士受到历代肯定,任凭沧海桑田,时代更迭,他们永被历史和人民铭记,千古流芳。
正如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最后结句诗:“一代沧桑洗不尽,幸存三烈尚流芳。”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精神存在,崖山不仅仅是南宋王朝最后灭亡的遗恨之地,也从来就是人们抒发爱国情怀之地,历代政要、名人墨客、平民百姓临崖凭吊、叹息、兴感、追怀,如今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赵世清,北宋宗室,冀王赵惟吉之孙,楚国公赵守巽之子。
累官茂州防御使。以本宫之长,得封申国公。熙宁中,坐上书请袭曾祖越懿王封不当,夺一官。
既而议者是其说,乃迁越州观察使,袭封越国公,进会稽郡王,至保信军留后。
爱诸弟,作棣萼会于邸中。会元丰升祔四后,受命告庙,方属疾,自力就事,未几薨。赠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虢王,谥恭安。
耶律俨(?-1113) 辽朝大臣。字若思,李仲禧之子为人忠朴,好读书,咸雍进士。大康中,历将左少监、少府少监、大理少卿、大理卿。大安初,为景州刺史。任上惩豪猾,抚老恤贫。
改御史中丞,讯上京置狱,多有平反。
六年(1090),改山西路都转运使,除旧弊,奏定课额,增加州县俸给,均被采纳。
道宗晚年,用人不能选择,令掷骰子胜者为官,俨得胜,迁知枢密院事,封越国公。后徙漆水郡王。
死于天庆中,谥忠懿。修《皇朝实录》七十卷。
李侗(1093一1163)南宋学者。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属今福建南平)人。
李侗为程颐的二传弟子,年轻时拜杨时、罗从彦为师,得授《春秋》、《中庸》、《论语》、《孟子》。
学成退居山田,谢绝世故四十年。认为万物统一于天理,只是天理的变化。提出“理与心一”主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认识方法。朱熹曾从游其门,并将其语录编为《延平答问》。
李侗对朱熹十分器重,把贯通的“洛学”传授朱熹。自此朱熹不但承袭二程的“洛学”,并综合了北宋各大家思想,奠定了他一生学说的基础。有《李延平集》。
至正二十一年七月,中书判送礼部,行移翰林、集贤、太常三院会议,俱遵所言,回呈中书省。二十二年八月,奏准送礼部定拟五先生封爵谥号。
俱赠太师。杨时追封吴国公,李侗追封越国公,胡安国追封楚国公,蔡沈追封建国公,真德秀追封福国公。
喜欢三国:乱世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