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义了解完事情的始末,神不守舍地拍打着大殿两侧的漆红柱子,认真思索一番后,便道:
“左仆射,立即派人传诏给尚将军,就说我回到了永安城,叫他立刻将茂陵兵马撤回大营,亲自来宫里见我。”
“有什么误会,我们两兄弟当面说个清楚,都是生死同袍,没必要为了一点小事兵戎相见。”
“那几个涉嫌贪污军饷的武将,请他自行送去刑部审讯,这事我就一笔勾销。”
“至于起兵谋反的罪名,只要他来到宫里,所有人都不准再提。”
“记住,尚将军没有起兵谋反,他只是出于兄弟义气,想为部下出头而已。”
杨千钟张居贤李千秋相互看了一眼,知道张崇义是顾念着与尚修竹的袍泽之情,要给尚修竹搭建一个台阶,好让这场兵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洗掉他擅自起兵逼宫的罪名。
虽说有些不合律法,但念在尚修竹为大燕国立下的旷世奇功,且和皇帝陛下情同骨肉兄弟,平日里为人低调含蓄,三位宰辅大臣都愿意成人之美,颇为赞赏的点了点头。
自古都说天下大定后,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而大燕国的大功臣,武将是张微尚修竹向烈三人,文臣非杨千钟李千秋二人莫属,他们何尝不怕张崇义有朝一日会变成残杀功臣良将的暴君,待见张崇义对尚修竹依旧不忘旧情,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
皇帝不能耽于儿女私情,但也不能太过冷血无情。
大燕国初创,根基还没有稳定,上个月战死了一个车骑将军常羽,赔了四万精锐步骑,士气较为低迷。
此时若是逼反了位高权重的骠骑将军,对大燕国的打击将更加沉重,军中人心更加惶恐。
要知道,如今大燕国起码有一半骑兵将士出自他的麾下,茂陵大营三万大军还在他的掌控中。
君臣四人私下里刚给尚修竹的兵变盖棺定论,准备放他一条生路。
然而天不遂人愿,一个晴天霹雳从天而降,砸在张崇义的头上,将他砸的脑子嗡嗡响。
一名在偏殿外值守的太监在门口大声喊了起来,说是皇后娘娘有捷报要呈报陛下。
张崇义感到有些古怪,皇后娘娘哪里来的捷报?
大声朝殿外喊道:“进来说话。”
只见一名御林军校尉满脸喜色奔进殿中,大老远就眉飞色舞地跪下,喊道:“启禀陛下,捷报!”
“皇后娘娘带人在灞桥伏杀叛贼尚修竹和四位犯上作乱的大将,茂陵大营三万将士被张坚将军收服,灞桥危机已解除。”
张崇义顿觉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世界似乎天崩地裂,脸色变得前所未有的颓败。
杨千钟张居贤李千秋三人面面相觑,全都不敢相信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性情耿直的张居贤大声呵斥道:“皇后娘娘怎么可能斩杀尚将军?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那名校尉原以为呈上捷报会得到皇帝陛下的重赏,待见皇帝和三位宰辅大人听到尚修竹伏诛的捷报后,不但没有半点喜色,反而全都如丧考妣,吓得连忙趴在地上战战兢兢道:
“皇后娘娘昨天带了一些大内侍卫去灞桥,今早她孤身一人走到灞桥上对叛逆尚修竹喊话,尚修竹领着四名叛将赴会。”
“双方聊了几句后,尚修竹不停地摇头,这就惹恼了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一声令下,埋伏在灞桥下的大内高手突然出手,一举将尚修竹及四名叛将斩于马下。”
“张坚将军趁势举兵压上,茂陵叛军群龙无首,大部分人都弃械投降,只有十几个冥顽不灵的贼子顽固抵抗,被张坚将军当场格杀。”
这人说一句,偷偷看一下张崇义,却见张崇义听完之后,萎靡地软瘫下去,露出心丧若死的绝望表情。
他吓得魂飞魄散,唯恐皇帝震怒之下要了他的小命。
尚修竹向烈是最早跟随张崇义南征北战的生死同袍,这些年他们两个形同张崇义的左膀右臂,只要是出外打仗,三人几乎是寸步不离,经常同桌而食同榻而眠。
可以说张崇义与尚修竹向烈相处的时间比妻妾还多。
尚修竹平素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与向烈的张扬狂放大相径庭,但他过于重情重义,为了兄弟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为了几个昔日的部将就敢挥兵来永安城救人。
这样有情有义的开国大将,张崇义舍不得杀,杨千钟张居贤李千秋等人都舍不得杀,皇后郦宛丘竟然说杀就杀了,没有请旨,没有同宰辅会商。
尤其令张崇义忌惮的是,尚修竹可是张崇义麾下四大气胜巅峰猛将之首,武功之高还在向烈秦幂贺中云之上,跟在他身边的四名亲随全是气胜境高手。
替他背刀的名叫赵飞鸿,修习道家紫霞真气的内家高手,年初突破气胜高阶。
替他扛枪的名叫许志远,乃是并州土匪出身的枪法大家,前些年就是气胜高阶。
替他牵马的名叫杨跃,早年是一名寂寂无闻的骑奴,尚修竹认为他人品端正,是个骨骼惊奇的武学奇才,遂将他收为义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枪气素霓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枪气素霓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