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
“嘿嘿。”
“洛阳的生意如何?”
“这个嘛,不是我吹,现在各地的生意,我们洛阳这边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不仅书卖得多,笔墨纸砚、家具、茶具、茶叶、皮货、药材、水泵,我们销量都是第一,就连内裤的销量也比长安那边多两倍。”
刘宝宝提到的很多东西,都是当初杨禹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弄出来的,比如印刷术吧,这万恶的旧社会,别说手机电脑网络了,想找本书打发一下时间都难。
听说河西走廊那边儒风盛行,杨禹便让去河西走货的二哥去找那些大儒,把他们手上的典藏以及自己的着作刊印出来。
那些以传道为己任的大儒,得知自己的着述可以刊印成书、流传于天下之后,不仅没要钱,反而一副感激的样子,主动去搜集各种书籍送来,千叮万嘱一定要多印点。
当然,对于那些保守的大家族的藏书,就得拿钱买了,有时候砸钱也买不到。
家具方面,主要是因为杨禹不习惯跪坐,而这时代别说椅子了,想找张凳子都难,于是杨禹又让人照着明清家具样式弄出一些来供自己享用。
水泵则是有一次他回云岭坞过年,堂上一个婶婶去打水时,因井边结了冰,脚一滑掉井里了,因为此事,杨禹又弄出了手摇水泵。
杨禹的二哥是个精于算计的人,把杨禹弄出来的种种新奇之物通通做成了产业,生意做大了,云岭坞人手不够,就把附近的坞堡都拉进来,大家抱团一起干。
刘宝宝的刘家堡是最先被拉进来的,这家伙打小豪放,是个闲着蛋就痛的主,最大的特长是吹牛打屁外加玩火烧麦垛,要说他擅长做生意,杨禹还真不信。
见杨禹不信,刘宝宝顿时一副很受伤的样子,解释道:“四郎,你这是什么表情?我跟你说,我这边的生意之所以比他们好,就是因为我闲不住,你想啊,整天守在店里多没意思,想出去玩我二叔又总说我游手好闲,有一回我便让两个小伙计装上半车货,学走村的货郎,这样既可以出去逛逛,又可以顺道卖货,这样你总不能再说我游手好闲了吧。”
“嗨,你还别说,那回出去半天不到,半车货便被我们给卖光了,我二叔一看这样好使,索性找来几辆大车,把货装满,让大家各走一路,自此之后,我们洛阳这边各色货品,基本都是销量第一,四郎,你能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吗?”
“好吧,这算是你的功劳。”
这家伙以前最爱跟杨禹屁股后面转悠,常常几天不回家,每次杨禹回乡小住,他必定是从头跟到尾,杨禹不回终南山他绝不回家,杨禹那些俏皮话他学得那叫一个溜,也正因此,杨禹比较乐意和他一起聊天打屁。
“对了,你们这样出去卖货,走的地方多,接触面广,让他们多收集一些各地的信息,方方面面的都要,再让人专门把这个信息整理出来,这其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商机,而且还有其他大用。”
喜欢逐鹿南北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逐鹿南北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