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言律举高笏板,附议道:“陛下,《礼记》有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陛下是仁宗皇帝的儿子,微臣拙见,濮安懿王应当称作‘皇伯’。”语毕,言律放平笏板。
大部分官员们纷纷举起笏板,进言支持“皇伯”的称号……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戴银佩和紫色绶带,任职资政殿学士的梁度举起笏板说道:“陛下,濮安懿王无论是称作‘皇伯’还是‘皇考’,都会让陛下引起争议。微臣拙见,濮安懿王当按制册格式,称呼‘皇亲’,一来,这里的‘亲’可以指父母,二来,这里的‘亲’也可以指‘亲属’。”语毕,梁度放下笏板。
头戴獬豸冠,扬眉,龙鼻,颧骨有肉,耳有垂坠,上唇留着两缕三寸长的胡子,下巴留着一缕短胡子,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监察御史里行,兼任御史中丞吕大防,马上拿高笏板反驳道:“梁资政,你并非第一天上朝,陛下让我们在濮安懿王的称呼中做出选择,你的提议,毫无用处。濮安懿王是仁宗皇帝的堂兄,仁宗皇帝称呼他为‘皇伯’,在微臣看来,陛下可以顺应这种称呼,濮安懿王应当称为‘皇伯’。”语毕,吕大防放平笏板。
头戴二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铜剑,后腰佩绿色绶带的观察使燕存理,举起笏板说道:“陛下,微臣有一个提议,我们可以将濮安懿王称作‘皇伯考’。”说完,燕存理缓缓放下笏板。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银佩和紫色绶带的正奉大夫,兼任龙图阁直学士的吕公着举起笏板反驳道:“燕观察,‘皇伯考’是真宗皇帝对太祖皇帝的称呼,这种专称,濮安懿王怎么能使用呢?陛下,微臣拙见,濮安懿王应当称作‘皇伯’。”说完,吕公着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看来众卿的观点无法达成一致,此事推迟到六月再议,众卿今日有何事要奏?”
头戴笼巾貂蝉冠,扬眉,龙鼻,长耳 ,耳有垂珠,上唇和下巴留着白胡子,身穿朝服,束着银腰带和深红色蔽膝,腰上佩着玉佩和玉剑,左腰和后腰系着一条土黄色晕锦绶带的枢密使,兼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文彦博,举高笏板说道:“陛下,自太祖皇帝以来,国朝因战负伤的士兵,以及年满六十岁的普通士兵,年满六十五岁的将领,均称作‘剩员’,朝廷每月向他们发月俸,国朝现有‘剩员’三十万人,其中因战负伤,回乡种田和在军队中做杂事的‘剩员’,共有十万人,其余二十万‘剩员’,无从派遣。昨日下朝后,曾尚书告知微臣,截止去年,国朝现有官员二万四千人,入籍杂户的官员随从共计十二万人。国朝所有官员随从每月的衣粮花销,均是朝廷承担,倘若陛下遣散一半的杂户,将无从派遣的‘剩员’分配给官员,充当官员的随从,对于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位官员再精简一半的随从名额,如此一来,朝廷每月可节省一笔花销。此外,微臣听闻,近日有盗贼在汴京书院偷盗学生书籍和钱财,倘若朝廷派遣‘剩员’在各州县的学校门口看守,或许盗贼不敢造次。伏望陛下采纳微臣的愚谏!”
皇帝说道:“朕准了,文枢密,你和欧阳参政,韩相公一起把此事落实下去吧!”
欧阳修和韩琦把笏板举得跟文彦博的笏板一样高,他们齐声回道:“微臣遵旨!”语毕,他们放平笏板。
欧阳修又举起笏板说道:“陛下,今年正月,西夏李谅祚带着数万的敌军侵犯庆州,突袭王官城,庆州经略使孙长卿带兵抵御敌军,李谅祚说要退兵求和,却又在二月冒然来犯,三月,李谅祚带着敌军围攻陕西顺宁寨,虽然两场战役,我军大捷,但是有五万的士兵因战陨命,其余十万士兵均在本月平安归队。微臣伏见谅祚猖狂,违背誓约,此人妄图篡位、叛变的目的已经显露,年岁之间,必为边患。国家防备战事的策略,在于用人。国朝与西夏停战,已有二十余年,曾经为大宋征战的将领,除了户部尚书侍郎孙沔,其他人鲜少在世,仁宗皇帝在时,西夏与国朝交战,孙沔守卫环庆路,此人光明磊落,足智多谋,他虽然没有出兵,立下战功,但是他招抚番夷,恩信一方,边民至今挂念他。孙沔今年七十岁,虽然他曾经因罪被朝廷免职,但是弃瑕忘过,正是用人之术。微臣盼望朝廷察访孙沔,若他的才智没有因为年老而衰退,若他的身体没有因为年老而衰弱,伏望陛下赐予他嘉奖并且任用孙沔,此人是抵御战事的贤士!”语毕,欧阳修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贾中丞,朕限你在一个月之内,察访孙沔。”
头戴獬豸冠,扬眉,狮子鼻,上唇留着短胡须,下巴留着长胡须,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御史中丞贾黯举高笏板回道:“微臣遵旨!”语毕,贾黯放下笏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汴京定容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