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思甜立刻起身,说:“家庭环境不会影响人成才。西汉才子司马相如,一表人才,虽然他家徒四壁,但是贫困不能妨碍他才华横溢。年少时,他会读书,会击剑,长大后,他会写赋,会弹琴。《子虚赋》让他得到汉武帝召见,《上林赋》让他得到汉武帝赏识,做了官。由此可见,人的才华,是不会因为家庭环境所埋没的。”
韩从轩说:“鲁班,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出身于工匠世家,经常就随家人参加一些土木建筑劳动,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发明过许多东西,我知道的有锔子,曲尺,云梯,石墨。鲁班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古语有云‘耳濡目染,不学以能’。蔡邕是汉朝名臣,他博学多闻,擅长音乐,书法,喜欢文学,术数和天文。蔡邕的女儿,叫蔡文姬,博学多才,懂文学,音乐,书法。古语有云‘近朱者赤,由此说明,人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
林花影说:“三国时期的发明家马筠,家境贫寒,不善言辞的他却有许多奇思妙想,他善于把他的想法付诸于实践,他在魏国做官,发明了用于灌溉农田的龙骨水车,还原了上古时期,黄帝和蚩尤作战,用于辨别方向的指南车,改良了新式织绫机,为后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西汉的匡衡就是这样一个人,匡衡家境贫寒,他的爹娘没有经济条件让他去上学,也买不起书,他就在学堂外听课,教书先生被他的好学精神感动,免费教他读书识字。匡衡的书常常是借来的,但是这不影响他好学,他白天帮家里干活,晚上在家看书,家里没有光亮,他就凿壁偷光,借着邻居家里的光亮看书,后来他参加考试,做了官,再后来当了宰相,所以,家庭环境并不会影响人成才。”
齐仲文说:“唐朝杜佑,官至宰相,对于读书,孜孜不倦。杜牧,杜佑之孙,文采斐然,杜牧有诗云‘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他家里书籍繁多,他的成才离不开他看过的书,离不开他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人成才的影响着实深远。”
我说:“我们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纸张,都离不开蔡伦的发明。蔡伦是东汉一位铁匠的儿子,他家境贫寒,为了生存,被迫入宫当宦官,家庭环境并不妨碍他自身所拥有的创造力,在任职期间,他发明了造纸术。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家境普通,喜欢读书,读书期间他体弱多病,他的爹娘都不会医术,便带他求医看病,病好之后,他决心学医,他不仅大量阅读医学方面的书籍,也会搜集民间治病偏方,学习实践其他大夫怎么治病,最后,他成为名医,写下了《千金要方》。以上例子,说明家庭环境不会影响人成才。”
我说完之后,林花影和韩从轩又举了些例子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一番辩论下来,叶巧莲站到桌前,对观众说道:“请大家为他们投票,你们喜欢哪方的观点,就请站到哪方,人多着为胜方。若你们没有支持的观点,可以弃票不站队。”
有些小娘子手拿水果,先是站到支持方那边,然后又改了主意,站到我们这边,叶巧莲弃票,最后我们这方六票取胜,有一票是景书墨投的,她站队的时候,嘴巴也没有那么苍白了。叶巧莲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买的奖品,奖品就是红色的杜鹃花,最后我们组三人发髻上都簪花了,我发现叶巧莲右手大拇指上戴着一个白色扳指。
待其他观众散了,林花影准备把桌椅和藤墩搬走,她说这些都是找开宝寺的僧人们借的,公孙皓他们来帮忙,说让我们获胜的一方别操心,他们会把东西搬走的。小官人们搬东西的时候,林花影对我夸赞说:“清容,你真厉害,我看到书墨的稿纸上只有一个关于孙思邈的例子,你又加了一个例子。”
我微笑着说:“花影,你过奖了,一开始我听你说了两个例子,我以为我也要说两个例子,就临时想了一个例子。”
召南夸赞说:“花影,我觉得你是你们‘辩论社’最厉害的,今天说了好多观点。”
“我之前为了找那些类似观点的例子,看了半个月的书。”林花影说。
“难怪你今天在辩论赛上侃侃而谈,原来私底下这么用心地准备。”召南说。
“孔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花影说。
叶巧莲问我和召南今天带来的食物怎么结算费用,我和召南都没有收钱,除了我们自己带的东西,花影执意让我们拿一些水果糕点回家吃。我们互相行“万福礼”道别。
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汴京定容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