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驯象走来了!”人群中有人兴奋地说道。
两头没有象牙的灰褐色的驯象,四条腿行走,体型一大一小,大的驯象有一间宅子那么高,小的驯象就比我们高一点,也许它们是母子,它们穿过一片青草地,走向人群。它们的双耳像扇子一样,不停地煽动着,长长的鼻子灵活自如,甩来甩去,大象四条腿像柱子一样粗。
有位头发花白,头戴红色抹额,穿着褐色上襦,黑色印花裙子的老妇人,背上背着一个竹篓,竹篓里装着一个模样乖巧的,留着短发的孩子,双手叉腰感慨道:“这怪物可真大!”有游客告诉她那是大象,她侧起头:“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游客又大声解释,她才听清楚。
这时,体型小的驯象的鼻子碰到老妇人的背篓,老妇人颤颤巍巍,惊慌失措:“莫要吃我的孙子!”
敏敏自言自语:“大象没有嘴巴,它是不是用肚子吃饭呢?”
我回道:“去年立冬时,我在御街见过大象,大象是有嘴巴的。”
只见训象的鼻子的吸住了背篓里的野菜,不一会儿,它把野草卷到嘴里津津有味的吃起来。老妇人把背篓放下,查看到孩子还在,便拿出汗巾擦汗。
一位头戴黑色朝天幞头,个子高大,身穿青色官服,束着铜扣腰带,背上背着一箩筐水果,气喘吁吁地我们跑来,男子自言自语:“我吃个饭的功夫,它们竟然走了这么远。”他说完,放下箩筐,向我们观众作揖,我们作揖回礼,官员介绍道:“我是饲养大象的官员,这两头大象来自交趾国,它们性格温顺,以草叶,水果为食。”
“官人,为何这么大的玉津园,只有两头大象呢?”有游客问道。
“玉津园一共有二十八头大象,其余的大象,昨天被送到了应天府的养象所进行驯养,待到九月,再送回玉津园。大家刚刚看到的这两天大象,是母象和它生的小象,母象生产不易,今年它们暂时就留在玉津园。”饲象官员回道。
饲象官员和小象大概隔着二丈多的距离,他从箩筐里拿出一些带叶子的桃子,准备喂给小象吃,这时,有一只黑色的长臂猿飞快地从树下爬下来,伸出长臂,一把抢过了小象要吃的水果,然后又爬回树上,津津有味吃起水果,小象仰着头,甩甩鼻子,随即吃了些附近的草叶,饲象官员又把箩筐搬到小象面前,小象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孟哥哥问道:“官人,这小象是有眼疾吗?”
饲养官员回道:“它没有眼疾,无论大象还是小象,它们的眼力好像都不好,吃东西全靠闻气味。平日里我隔着二丈以外距离,拿着水果对它们挥手,它们像看不到我似的,只有我走得近了,跟它们说话,喂水果,它们才会理我。”
饲象官员接着问:“有谁想和小象互动吗?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家可以举手示意。”敏敏举起小手,踮起双脚,兴奋地说:“官人哥哥,我想摸摸它的鼻子。”在官员的引领下,敏敏轻轻地摸了一下驯象的鼻子,快速地缩回手。
“驯象的鼻子摸着像树皮一样!”敏敏激动地告诉我们说。
召南双手抱胸质问:“官人,这两头象的象牙,是不是被你拔掉了?每年冬至,我都会在宣德门看大象表演,有些大象,可是是有象牙的。”
贺延年说道:“官员说大象眼力不好,他们的象牙应该不是拔掉的,可能是被撞掉的。”
我说道:“也许大象跟人一样,到了一定的年纪,拔了牙齿便会长出新牙。”
饲象官员说:“小娘子,我没有拔过它们的象牙,我喂养它们时,它们就没有象牙。每年十月,我们都会挑选一些大象,参加表演。
我急忙问道:“官人,如果大象拔了象牙,还会长牙吗?”
饲象官员说:“大象的弯钩长牙,拔了是不会长出来的,大象嘴里的牙,拔了是会长出来的。”
敏敏问道:“官人哥哥,大象嘴里有几颗牙呢?”
饲象官员说:“四颗。”
我接着问道:“官人,这小象,是公象还是母象呢?”
饲象官员说:“这是母象。”
孟哥哥接着问道:“官人,公象和母象,要怎么分辨呢?”
饲象官员说:“有象牙的是公象,没有象牙的是母象。”
召南把手肘搭在贺延年肩上问道:“官人,你们拔象牙做什么用呢?熬汤吗?”
“做假牙呗,我听说有些假牙铺子的假牙,就是象牙做的。”其他游客说。
“拔了做笏板用,所有上朝的官员,手中拿的笏板,就是用象牙做的。”饲象官员回答。
有游人问道:“官人,你们会在公象多大的时候,拔掉它的象牙呢?”
饲象官员回道:“我们做笏板,用的是去世的公象象牙。”
“大家快看,那是什么?”有游客指着东边五只黑白相间,靠在一块石头边吃竹子,看起来像狸猫,但是体型比狸猫大很多的动物问道。那动物长着黑眼圈,耳朵半圆如墨,四肢乌黑较短,看起来毛茸茸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汴京定容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