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通明的垂拱殿内。
头戴通天冠,脖子上系方心曲领,身穿绛纱袍,束着玉带,腰上戴着佩饰的皇帝端坐在龙椅上。
文武百官戴冠,身穿朝服,脖子上系着方心曲领,腰上佩绶带和装饰物,手上拿着白色象牙笏板,或站或坐,一些官员腰上佩戴刻字“汴京贡院”的木制腰牌。
文官站位里,有两人的站位是空着的。
头戴笼巾貂蝉冠,束金腰带,腰上佩着玉佩,玉剑,深红蔽膝,两条土黄色绶带,任职宰相,兼任签书枢密院事的韩琦举高笏板说道:“陛下,微臣这月向递铺的马兵打听,得知在一个月内,汴京递铺马兵不能到达汴京所有州县。十月潭州,钦州,广信军遂城天寒地冻,道路结冰,文书递送困难。琼州与汴京相距甚远,冬季汴京递铺马兵单程需要两月的时日。陛下曾让微臣一月之内统计福田院的餐食次数,粮食,炭火,衣物供应,微臣目前只统计了部分州县,伏愿陛下宽限些时日。”
皇帝说道:“此事明年二月统计给朕便可。”
韩琦说道:“唯唯,微臣遵旨。”
皇帝又说道:“文枢密,朕曾让你统计过大宋军队的餐食次数,军队粮食状况,朕也宽限些时日,察访结果明年正月统计给朕!”
头戴笼巾貂蝉冠,身穿朝服,束着金带和深红色蔽膝,腰上佩着玉剑,土黄色绶带的枢密使文彦博回道:“唯唯,微臣遵旨!”
头戴三梁冠,长着伏羲骨,狮子鼻,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绿绶带的国子祭酒覃昌举高笏板说道:“陛下,礼部侍郎本月外出察访洛阳贡院,微臣代礼部侍郎上奏。上月,除汴京以外各州贡院秋试考卷审核结束。上月,洛阳贡院二十位落榜考生从民间《小报》了解到汴京上月开始秋试,因汴京与洛阳秋试考试日期不同,二十位考生行贿汴京百姓,伪造族谱,再次报考秋试,礼部侍郎认为洛阳落榜考生违反了考生必须在户籍地报考的规则,伏愿陛下统一考试内容,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
皇帝说道:“我朝科举承袭前朝,我朝靠近西夏,契丹,大理,吐蕃,回鹘这些州县的官话普及,学校数量不能与汴京相比,为了在地域上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朕不能采纳礼部侍郎的建议。”
覃昌回道:“唯唯,微臣听旨!”语毕,覃昌放平笏板。
头戴五梁冠,身穿朝服,束着薄金腰带,深红色蔽膝,腰上佩两个玉剑,一个铜剑,两条土黄色绶带,绿绶带,任职检校太保,兼任签书枢密院事,汴京观察使的郭逵举高笏板说道:“陛下,微臣巡视单州治安一月有余,单州治安良好。单州知府,单州知州并未与卖花商贩勾结。之前单州厢军月俸补贴发放鲜花,是因为单州官府印章老旧,字体模糊不清,文书未能通过三司初审,后来单州官府重新刻章,文书通过,三司拨款延迟,单州官府为了避免百姓粮食短缺,并未采买粮食,为了安抚八千单州厢军,单州官府原价收购贫农鲜花。微臣认为,朝廷应向递铺加急文书一样,制作加急印章,说明使用条件,以备不时之需。伏愿陛下采纳微臣的建议。”
皇帝说道:“朕准了。”
“唯唯,谢陛下。”语毕,郭逵放平笏板。
皇帝又说道:“治平是朕的年号。加急印章,就用‘治平加急’四字。三司使,枢密院所有官员,尚书省长官下朝后不要离开,朕想与你们商量印章字体的事情。”
“唯唯,微臣遵旨。”官员们举高笏板说道,语毕,官员们放平笏板。
头戴三梁冠,面容不凡,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银佩,紫绶带的三司使韩绛举高笏板说道:“陛下,朝廷每岁举办科举考试,会产生很多花销。买地,买木石砖瓦,招募工匠修建贡院,考卷印刷,考卷押送,考卷保管,考卷笔墨,考生与考官饮食,炭火,赏赐鲜花,赏赐衣袍,琼林宴,这些规程的花销历来只增不减。虽然税收负债的州县借用州学,寺庙场所,不曾有修建贡院的费用,但是国朝科举花销历年仍是只增不减。微臣认为,倘若朝廷每二年举办一次科举考试,应当能减轻朝廷财政负担。伏愿陛下采纳微臣的拙见!”
皇帝说道:“韩计相所言有理,朕想施行科举三年一考。去年我朝举办解试,国子祭酒,司业,翰林学士,观文殿学士作为汴京临时誊录官,他们下朝后在贡院誊写汴京考生的考卷,每日又要上朝奏事,实在是有些劳累。今年朕又加派知制诰,中书舍人下朝后在贡院誊写考卷,不知今年汴京考生的考卷能否按期誊写完成。汴京誊录官尚且如此繁忙,其他州县的誊录官想必也是如此,况且地方州县考生是自己出资从户籍地到贡院参加考试,若有考生因不熟悉路线或者家境困难没有筹到富人的善款参加解试,朝廷会损失了人才。自明年起,朕想施行科举三年一考,其利有三,第一,考生有充足的时日熟悉路线,筹备善款,第二,誊录官有充足的时日誊写考卷,朕不必加派临时誊录官,第三,减轻朝廷财政负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汴京定容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