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律说道:“唯唯,微臣听旨。”语毕,言律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颍王,朕召你来朝堂听政已有十日了,朕很少听到你的声音。如何缓解由军队发放冬衣造成的交通拥堵?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头戴笼巾貂蝉冠,身穿朝服,束玉腰带,腰上佩戴玉佩,土黄色绶带的颍王赵顼举高笏板说道:“陛下十日前让儿臣仔细翻看去年十月与本月的《邸报》,《邸报》未曾刊载汴京以外的州县有车马拥堵的情况,本月的《邸报》刊载汴京军队提前发放冬衣的事情,说明汴京以外的军队仍是十月发放冬衣。国朝递铺马兵熟知汴京到汴京附近州县的陆路,马兵为了及时递送物品,可能熟知官道以外的路线,倘若递铺马兵指引国朝军队走小道,士兵在军营领了冬衣后,即刻穿上,前往尉氏,陈留,封丘,雍丘,中牟这些县,军队设营帐过夜一日,第二日在城门关闭前返回汴京,如此便可缓解交通拥堵。”
皇帝说道:“颍王说得很好!军队常用纲船运送冬衣,到了渡口,军队改用车马运载,方才颍王的话给了朕启发,城外军队可以直接在渡口领取冬衣,城内军队可以在相国寺,金明池,琼林苑等候,开封府管辖十七个县,城外军队穿上冬衣后,依次前往十七个县,城内军队依次前往城外。颍王,下朝后你去枢密院要一份《开封府十七县里程图》,此事朕交由你负责!相国寺,金明池,琼林苑本月可以开放八日,下月可以开放十日。”
颍王回道:“唯唯。儿臣遵旨!”语毕,赵顼放平笏板。
殿外传来一阵浑厚的钟声,皇帝说道:“今日朕耽误各位卿家片刻时辰,朕要说一件官员任用的事情。陈枢副昨日下朝后,他以母亲年老忘事,前日不能辨认仆从为由,向朕申请去外地做官,朕应允了。胡学士,朕听人说你在仁宗朝做过枢密副使,如今枢密副使职位空缺,枢密副使就由你来担任,翰林学士朕另选他人。”
戴三梁冠,脸上长着老年斑,眉毛和下巴的胡子花白,慈祥沉稳,身穿朝服,腰上佩银佩和紫色绶带,身上背着背着鸠首杖的翰林学士胡宿从藤墩上起身,他举高笏板说道:“唯唯!微臣遵旨。”
皇帝又说道:“胡学士,今日下朝后,你等朕片刻,朕为你写一张告身!你拿着告身去左藏库领取衣冠服饰。明日是本月第二个旬假,后日你就站到陈枢副的位置上朝吧!”
胡宿继续说道:“唯唯!微臣遵旨。”语毕,胡宿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卓内侍,安排退朝!”
卓内侍回道:“唯唯,奴婢遵旨!”卓内侍挥了挥佛尘,他和另一位手拿佛尘的内侍说道:“辰时,退朝!”
文武百官回道:“微臣告退!”……
时大丈,刘二丈头戴斗笠,身穿黑紫色上袄,黑色裤子,乌皮靴。
门外响起敲门声,刘二丈说道:“沈娘子,洪娘子来了。”
“来了。”我说道,我立刻走向大门,我听到鱼儿问道:“刘二丈,时大丈,你们这月发冬衣了吗?”
“没有。”刘二丈,时大丈回道。
开门后,我和鱼儿互相行“万福礼”。
我说道:“鱼儿,进来吃茶吧。”
鱼儿回道:“好。”
厅堂的桌上,放着渣斗,洗手盆,香炉,茶盏,茶托子,温酒注子,酸枣,青枣,柿子,石榴,花瓶里放着菊花,一个“汤婆子”。
我梳着简单的发髻,画了淡妆,身穿红色镶毛边的织锦圆领袍,束着腰带。
鱼儿梳着简单的发髻,头戴发簪,画了淡妆,身穿淡紫色镶毛边蜀锦圆领袍,束着腰带,腰上挂着一个红色蜀锦“暖手捂”,一个红色锦袋。
我拿起温酒注子为鱼儿倒茶。鱼儿取下腰间的锦袋。
我倒完茶后,鱼儿起身,双手将锦袋递给我说道:“表姐,这是我们托亲戚买的蜀椒。今日爹娘在沈大丈家里吃茶,车马拥堵,爹娘就让我过来送蜀椒。”
我双手拿着锦袋说道:“多谢。”
鱼儿回道:“不客气。”
我将锦袋挂在腰上说道:“这月军队提前发放冬衣,所以路上会堵些,郎君这月下朝回家的时辰都比上月迟一些。”
鱼儿解下“暖手捂”,双手伸进“暖手捂”说道:“汴京的士兵可真多啊。表姐,今日有些冷,你不冷吗?”
我回道:“我不冷。”
我起身,双手拿着“汤婆子”说道:“鱼儿,这‘汤婆子’是给郎君洗手用的,我灌的是温水,你不妨拿去用吧,到底是暖和的东西。”
鱼儿起身,把“暖手捂”放在桌上,她双手接过“汤婆子”说道:“重阳节已经过去好些日子了。每年重阳节,成都玉局观都会举办药市,街上小贩货卖蜀地药材,人们在街上行走,吸药气,据说闻了药气的行人一年都不会生病。因为州北瓦子重阳节只有三日假,爹娘和我已有两年没去吸药气了。今年我们托亲戚在药市买了一些锦袋寄过来,希望能闻闻药气,可是锦袋寄来后,药气都散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汴京定容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