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三年二月十五日,农历正月十三,星期四。
这一天,是彭彭和其其满百日的日子。
如今从结婚大红到丧事大白,都是一切从简。
小孩子满百日,自然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做百日宴,呼朋唤友请亲戚。
顶多只是自家人凑一起,加一两个菜吃顿大餐,私下里贺一贺。
不过,该有的仪式感还是不能少的。
“迈过百日的门槛,我们家小彭彭和小其其就算是在这人世间扎稳脚跟了,以后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哈。”
一大清早,徐雨溪就开始装扮两个小家伙。
除了之前已经出场过的百家衣和百家被,今天还新增了两顶姜云、胡兰兰等人合伙送的百家帽。
其实过了三四个月以后,很多军属都会将孩子放在背篓里,背着一块儿去赶海。
只要不下水、不攀石头,光在沙滩上挖点蛤、捡点螺的话,还是挺安全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海边风大,小孩子的脑袋容易着凉。
条件差些或者图省事的,就会拿块小布巾给包上。
条件好些、愿意折腾的,就会准备一顶相对要稳妥许多的小帽子。
毕竟孩子要是一直动来动去的话,布巾很容易就会被弄掉。
说起来,送百家帽还是徐雨溪想出来的主意。
她刚上岛的时候,正好遇上肖乐生坐月子。
那次入伙宴之后,大家很快就熟悉了起来,脾气也算相投。
而且她男人李剑锋是二营的副营长,跟苏云谷一直配合得很不错,家属之间自然要好好相处。
某次赶海的时候,她偶然听到胡兰兰和宋稼在讨论,要送什么东西给李鸣亮这个小哭包,作为满百日的贺礼。
正好前面不远处,就有个用布巾包着脑袋的小宝宝。
她看见以后灵机一动,就提出做顶百家帽送过去。
这个法子没有任何意外的,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票。
帽子就算往大了做,需要的布料也比衣服、被子之类的少很多,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同样少很多。
每个人凑一点布料,各缝上几针,也算是传递了祝福。
送的人不至于因为材料的问题,而太过为难。
收的人也不会觉得过于贵重,而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等以后孩子大了,帽子彻底不合戴的时候,也能拆开来做点别的。
要是嫌麻烦,最差还能直接改成一个小布包。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浪费不了。
于是,从肖乐生开始,到之后的胡兰兰、姜云,大家都是比照办理,全都是送帽子。
甚至,这股风潮还在家属区里蔓延了开来。
如今,在给其他人送了好几顶帽子以后,终于轮到她家的娃来回收这份心意了。
“头顶百家帽,身穿百家衣,再盖一床百家被,丐帮帮主重出江湖啦!”
徐雨溪看着白白嫩嫩的兄妹俩,心里满满都是自豪感。
她的母乳量比较丰沛,经常会有涨奶的感觉。
用白优的话说,就是有当奶牛的潜能。
要是只生一个宝宝,而且还是个食量小、不爱吃的类型,很容易就会堵奶,那就真的是要遭大罪了。
好在她家是两个,而且胃口都挺不错,目前来说算是刚刚好够吃。
再加上家里其他人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宝宝,一直都照顾得很细致,所以才能将刚出生时的两只小瘦猴,顺顺利利养成现在的小猪崽子。
“来,看看我们的乞丐公、乞丐婆。哎哟,长得可真是丑啊。”
董乔笑眯眯地说着反话,接过丈夫递来的两套小竹碗,象征性地塞到了彭彭和其其手里,让他们意思意思地抓了一下。
“有衫有裤,暑日寒天都包得住。有碗有匙,走到哪里都有饱食。”
“过百日,有百寿,长命到百岁。”
徐开栋也笑得见牙不见眼。念过祝福语之后,又拿着唢呐往后退开,站在门口的位置,压着气息喜气洋洋地吹了起来。
其实,徐雨溪跟姜云都挺想再看一次翁婿三人吹唢呐的场景。
奈何组团之后,哪怕再是压着,声音也小不到哪里去。怕到时候会损伤孩子的听力,只能作罢。
虽说苏云谷、田千里和姜云三个人,归队的归队、上班的上班,不过整个白天,家里倒也一直都是热热闹闹的。
这一批次的厂外加工活,是给鞋面缝边。
不需要铺开太大的摊子就能做,也不会有很多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加上这天气出门也不怕太晒,所以大家又凑到了老家属区来结伴。
毕竟干活还是要多几个人聊聊天、搭搭话才没那么容易累,不然单单是一两个人闷头苦干,实在是太没意思了。
胡兰兰家通常是江秀花和她的老姐妹们的主阵地,徐雨溪家则主要是年轻一辈的活动场所。
基于方便喂奶的原则,同时也是为了给婆婆妈妈们放个假,几个孩子都放到了这边。
双胞胎躺在小儿车里自得其乐,嘴里呜呜哇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随军:海岛日常美滋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七零随军:海岛日常美滋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