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在胡明海的耳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些中间商会不会损害节目组与供应商的利益。
那当然不会了。
卖的就是一个产品,想有投票的权利,这奈,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这种偶像养成模式。
不就是玩股票么。
想让你哥哥出道,那就必须要买入。
一旦买入,股票就会涨。
一旦涨,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买入,继续涨。
追捧,赋予了产品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虚拟价值。
这就是传说中的“郁金香”事件,一场早期的金融经济泡沫,直接导致了当时金融中心,荷兰的衰败。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当泡沫戳破后,巨大的经济价值被产品商和节目组赚走,风险和亏损由粉丝承担。
而且。
这是偶像模式额外出来的一条赛道。
原本的应援,流量,噶韭菜的渠道,是完全没有受到影响的。
“道具组动作快一点。”
“录制小组最后检查一下设备!”
京城央台演播大厅。
正在进行着现场的布置。
收官战即将来临,所有人都很有精神。
李景霖走在现场。
正在和专业人士聊着现场声学要求。
“这次我们是全live的收音录制,不会进行后台的二次配音,直接进行电视直播,现场录制下来以后,也会马上进入网络节目播放。”
李景霖对几位老师仔细的交代着。
“台下观众们的听感不变,这个对各位来说应该很简单,问题主要是在选手的收音录制上,纯live版,而且要尽可能的减少杂音窜音,让声音尽可能的贴近原声。”
录音老师和声学老师对视一眼。
旋即点了点头。
其实不算难,但有些麻烦。
是需要不少技术含量的。
live版本的录制本身就很难避免杂音,必定是和录音室单轨录制,然后进行混缩的作品不同。
所以。
现场的混响效果,收音质量等等都是很大的问题。
音乐总监这个职业,负责的可不只有音乐上的事。
不如说。
但凡是节目里出声的东西,大体都可以归音乐总监来负责。
交代完毕这些事情后。
李景霖便来到后台。
和演奏老师们打招呼。
不得不说。
“《国家宝藏》是个音乐节目”这个梗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不只是网友们玩闹口嗨。
现场的工作人员,演出人员
同样也是这么觉得的。
总控早就觉得,能让李景霖来负责节目的音乐部分,当真是这几年内,走的最妙的一步棋。
“哟,李教授。”
“李教授,来了?”
后台备演的几位老师看到李景霖过来,均是笑呵呵的打了声招呼。
这里面的熟人实在是太多了。
古琴的宋老,琵琶的赵明雅老师,笛子的刘教授.
而像是一些冷门乐器的演奏者.比方说筚篥,萨塔尔之类的乐器更是用“非遗文化音乐类项目专家组”的身份,去忽悠了几位大佬过来。
很多大佬,都和李景霖十分熟悉。
而这里面的演奏者。
除去几个实在是很冷门的乐器的演奏者,是副教授外.
其他的,清一色全部都是“正教授”。
这不能说是国家队了。
这属于请来了国家队老师的老师们。
就比方说和李景霖喝茶聊天过的古琴宋老。
人家可真是桃李满天下,随便拉出几个年纪大的有名的亲传弟子,那都是教授级别的。
在经过最后一次彩排,以及晚饭时间的休息后。
节目正式开始。
而此时,现场已然坐满了观众。
电视与网络的直播上,也早已有观众早早等候着。
弹幕不断的刷新。
【快快快!好像有蚂蚁在爬。】
【终于来辣,等好久了!】
【我就说差点什么嘛,这下有了文艺汇演,好家伙,齐活了!】
从弹幕之中,便能看的出。
许多观众真的是等待良久。
毕竟。
虽然在网友们要求后,便马上安排了这次晚会,节目组的动作已经很快了。
但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筹备。
很快。
001号讲解员走了出来。
上来的一句话便让网友们绷不住了。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宝藏》是音乐综艺”
【哈哈哈!来自于官方的承认。】
【乐,你们也不掩饰了是吧?】
【笑死,原本只打算搞文物综艺,结果音乐莫名其妙的爆红了。】
【李景霖总能整出点不一样的流行方式。】
虽然很多弹幕有“过度夸奖”的嫌疑
但其他的网友们并没有觉得多么反感。
反而觉得.
说的对。
收官战的演出,主要是以文艺节目为主。
可这些出场的节目里。
起码有一半,全都是李景霖的配乐演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