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安王府。
“荒唐!废物!岂有此理!”
“朝堂上下,尽是一群酒囊饭袋!”
“父皇糊涂了,竟然能答应这等要求!”
李肃刚刚结束运动,钟敏瑶正为他细心擦去后背的细汗。
这位昔日的太子妃,此时薄衫罩体,面带红晕美不胜收。
不知为何,每次面对钟敏瑶,李肃都感觉莫名的刺激,这是与潘婉怡在一起完全不同的感觉。
“殿下,慎言。”
“若是叫人听了去……”
钟敏瑶的劝慰,让李肃暂息雷霆。
京城来的密信,让李肃险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
什么时候一个小小的吐蕃都敢威胁大乾天朝。
哪怕李肃知道大乾现在外强中干,但在他眼中依旧不是一个吐蕃能够冒犯的。
在李肃眼中,什么鞑靼吐蕃,不过蛮夷番邦。
李肃对他们的态度,完全和对待西南的蒲兰国、羌国等尊崇汉家文化的小国不同,李肃完全是把他们当成异族。
只要给自己一点时间,这些家伙统统都要被踩在脚下。
现在他还没想灭了这些蛮夷,对方却蹬鼻子上脸,威胁大乾要外嫁公主。
“不行,灵秀不能外嫁。”
“那些番邦蛮夷怎么配得上我大乾贵女。”
“我要上书,取笔墨来。”
当即,李肃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写完之后,这心中抑郁才稍有缓解。
他也理解乾帝的想法,无非是付出一个皇室女子,换取两国短暂和平。
只要大乾休养生息,挡住鞑靼的兵锋,吐蕃并不敢真的与大乾交战。
两个强国打仗,便宜的只能是一旁的小国。
此番吐蕃只是见到大乾鞑靼相争,有利可图,这才如此放肆。
不过理解归理解,李肃可没打算委曲求全。
乾帝担心两面开战,大乾社稷危险。
他李肃可不怕,以岭南此时的战力,完全有能力伸量一下吐蕃的能耐。
当李肃的信笺传到京城的时候。
整个京城都跟着一阵沸腾。
这是吐蕃使团来乾后,第一个为此事发声的藩王皇子。
尤其是当李肃写给乾帝的上书,被故意泄露出一段后,整个京城一扫多日阴霾。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武将守国门,皇子死社稷。
短短二十二个字,没有之乎者也,只有斩钉截铁的强硬。
据说乾帝观后,龙颜大悦,将那份信笺装裱起来,就放在自己的书房。
甚至在朝会上多次提及此事,想要给满朝文武做做表率。
然而外交无小事,在两国交战这种事情上,又岂是一纸书信就能定下的。
无论乾帝还是朝中大臣心中都知道,这件事情最后还是会妥协。
只是这妥协总要做做样子,不能人家一来提亲,大乾就立刻下嫁公主。
这让天下人知道了,还不得笑死乾帝。
所以这两天朝堂之上吵的尤其激烈。
以乾帝为首主战派言辞强硬的要拒绝和亲。
但朝中主和派势力庞大,甚至就连已经抱病多年的右相,都发声主张和亲。
朝堂上势同水火,民间也群情激奋。
京城百姓甚至有静坐宫前,抗议和亲的。
奈何主和派势力太过庞大,眼瞅着朝廷就要答应了和亲的要求。
另一边,李肃命长空率领夜莺随时在京盯紧吐蕃使团动向和朝廷口风。
自己则在岭南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被拟定为外嫁吐蕃的李灵秀此时正在家中暗自垂泪。
她家只是皇室远亲,甚至连爵位都是最小的那种。
往日她在家中并不得宠,此番因为和亲,被封为文善公主,倒是享受到了家人的尊敬。
只是她并不想当什么公主。
那吐蕃苦寒之地,她哪里能受得了。
怕是在那等环境下,根本就活不过几年就会郁郁而死。
这几日京城中盛传,安王李肃主战,不同意和亲事宜。
这让李灵秀看到了一丝希望。
想到当年那个顽皮任性的小六,今日却已经成了能够庇护她的遮天大树。
当年李肃在京城人憎狗嫌,李灵秀慧眼识珠,看得出李肃纨绔的背后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恶。
只是性子任性了点,且从未伤天害理欺压良善。
因此她从未嫌弃李肃,没想到当年的情分,却成了今日的救命稻草。
李灵秀这几日被困在房中无处可去,就只能日夜期盼李肃的到来。
岭南。
为了以防朝廷真的答应联姻,李肃在发出信笺之后,就开始整肃兵马。
三千亲卫尽数召回,领地内各路工坊火力全开,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粮秣,兵器,骡马岭南积攒多年的技术与实力,第一次作为战争机器全面运转起来。
就在李肃积极备战时,京城这里终于吵出了结果。
在主和派强硬的逼迫下,英明神武的大乾皇帝最终只能无奈同意联姻。
联姻也好,和亲也罢,终归是件丢人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