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岭南派驻知府并没有什么毛病。
毕竟每个州府都由朝廷任命长官本就是应当之事。
之前岭南府没有知府,也只是因为朝廷对岭南掌控不足所以才没有派驻。
只是,太子要求任命岭南知府的原因却充满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这就差直接说是为了防着安王造反了。
坐在上首的乾帝本来还为岭南上缴的夏税而高兴,此时也目露凝重之色。
不得不说,太子的话不无道理。
一个偏居一隅,且富可敌国的藩地,其之前就游离于朝廷的掌控之外,如今恐怕已经只知安王,而不知朝廷了吧。
如果说李肃没有那么出色,还是之前那个不学无术的纨绔,朝廷根本不用担心岭南的百姓会归心于李肃。
要怪就怪李肃突然变得如此优秀,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朝廷做得更好,这就不得不让人心生戒备。
这让朝中的众人此时产生了一个荒诞的想法:“要是李肃还是之前那个纨绔就好了。”
此前无论是乾帝还是朝堂上的大佬其实都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如今没想到竟然被太子揭开了。
乾帝之前是不想父子相忌,所以刻意忽视此事。
毕竟他虽然是一国之君,但也想要拥有亲情。
而朝堂的百官则是不想冒着离间皇家亲情的风险去提及此事。
既然太子挑破了这层窗户纸,还是把此事解决了比较好。
不然迟早有一天还是会爆发,甚至问题会更尖锐。
“那就议一议吧。”
乾帝思忖片刻,开口道。
他其实并不相信李肃会造反,但作为一个帝王,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防患于未然才是他应该做的。
反正任命岭南知府也本是合情合理,也说得通,至少表面上来,朝廷此举并没有什么不妥。
太子面露喜色。
“这是父皇也对岭南开始忌惮了!”
太子心想道。
殿中百官也明白了乾帝的意思,这是已经同意了太子的意思。
“看样陛下也不放心岭南了。”
这是此时殿中众人心中的想法。
“如今岭南已经日渐繁荣,人口也日渐增多,肯定诸事繁杂。
安王殿下那里肯定也处理不过来,委派一名知府也是帮其排忧解难。”
吏部尚书潘凤出列道。
潘凤作为朝廷官员,是希望朝廷能加强掌控岭南府的,毕竟他忠于乾帝。
但作为李肃的岳父,他又心底里不希望朝廷委任知府去插手岭南府的事。
如今看乾帝默许了此事,他反而松了一口气。
至少不用自己去纠结自己的立场。
不过,既然此事不可违,那就要把出发点给掰回来,绝对不能是因为朝廷对岭南有了戒备才委任的知府。
否则一旦这个出发点坐实,就会让朝廷对岭南的态度发生转变,这绝对对岭南是不利的。
乾帝赞许的看了潘凤一眼,这也是他想看到的。
他也不想让朝堂针对岭南,更不想让李肃误会。
“不知诸位爱卿,觉得派谁去岭南做知府合适?”
乾帝开口问道。
“儿臣举荐都察院六科给事中陈道民,其素来为官清廉,处事公正,官声在外。”
太子抢先一步出列道。
殿中百官见太子出言举荐,纷纷不再开口。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太子在举荐自己的人,此时再出口,岂不是得罪了太子。
为了这种事,实在是没必要。
这大乾可没有什么末位发言制,太子开了口,这事除非乾帝不同意,否则就基本上板上钉钉了。
“准。”
乾帝沉吟片刻道。
这个陈道民他还是了解的,素来官声不错,且是个言官,派到岭南去,确实是最佳人选。
下了朝,潘凤感觉有些不妥,急冲冲给岭南方向发了一封信,提醒李肃警惕。
东宫,后花园。
此时太子妃钟敏瑶正一个人坐在湖边的凉亭里看着湖里游走的金鱼。
无暇的脸上透露出不符合这般年纪的平静与哀伤。
“娘娘,听说昨日岭南府上交夏税竟然足足有五十多万两,这赶得上好几个上等府了。
赵王的苏州府五个都比不上岭南府,安王殿下可真厉害。”
贴身丫鬟秀荣走到钟敏瑶身旁说道。
听到此言,钟敏瑶原本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还不知道自己有了一个孩子吧!”
钟敏瑶摸摸自己隆起的肚子,想到了那个男人,那个在桃花庵疯狂的一次。
她虽然贵为太子妃,但宛如被囚禁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没有一点自由。
太子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禁止她离开东宫,她每日就只能在这后花园里无聊喂鱼打发时间。
秀荣为了让她开心,经常去外边打听一些有趣的事告诉她。
而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岭南和安王又给京师带来的什么什么变化。
每当此时,钟敏瑶都忍不住想起那个放荡不羁的身影和那个荒唐的桃花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