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徐氏在刘泰的要求下,弄出了戏曲后,刘泰更是第一时间把以三国演义为基础的各种戏曲率先学习起来,讲述得就是从桃园三结义到星落五丈原这一段的故事。
至于再更后面的故事,刘泰就没再参与进去了。
没办法,三国演义前半本写关云长忠肝义胆,后半本写诸葛孔明壮志未酬,其他人虽也夺目光彩,但终究还是被这两人的风采所盖过,刘泰自然重点要求刻画这两人。
而通过戏曲,来传播大汉复兴的文化,增加自己势力范围内的认同感,到底是很重要的。
而陈元达就算在平阳城那边也从没听过这种艺术,如今看着上面的戏子们一个个表演清唱,心中也不由感觉到了几分莫名的触动,离开时更打赏了她们。
陈元达深吸了一口气,说实话,陈元达并不知道齐郡的这处渡口经营到底如何。
但陈元达清楚,如果这处渡口经营不善,那根本就不会出现青楼瓦舍这种奢靡之所!
从青楼瓦舍中出来,陈元达便继续向着临淄的方向而去。
很快陈元达便见到这大路上有百姓开始拿着铲子与铁锹敲敲打打,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
见到这幕,陈元达不由对旁边负责管理的人道:
“这位郎君,这些人是在服役,这时节不应该在田里面务农吗?”
负责管理的男子看了一眼陈元达,觉得这个家伙身上穿得贵重,应该来头不小,开口道:
“阁下是其他郡县来的吧,我们青州这边主要耕种的是冬小麦,差不多上个月刚收割了。
接下来几个月到七月末前,大家绝大多数都是农闲,所以刘青州便雇佣大家修理道路。
虽然钱不多,但到底是管饭,百姓们只要是空闲的,都很乐得来干活!”
百姓们自然乐意,为了保证百姓们能够努力干活,刘泰保证了早餐、午餐与日昼,前两餐都是稀饭跟馒头管饱,至于日昼,主要是绿豆汤加馒头或者煮面条。
而晚餐,基本是让百姓们自己回去吃,不过只要干一周,就会给他们发盐票。
这让处于农闲时候的百姓们很乐意干活,
毕竟对百姓们来说,反正农闲时什么事情都没有,能够干活补贴家用又有什么而不好的。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来干活的,首先就必须要是已经服完去年冬天徭役的人。
因为在冬天时,北方这边下着雪,若让这些百姓出来服徭役,可是会死人的,顶多就是让官府出面扫个雪,而不会让他们出来干活。
真正的干活是当他们在家里时,因为冬小麦差不多进入了停止生长的阶段,只需要每天去田间看一看也就够了,相对来说肯定轻松很多。
这时候,刘泰便会把一些需要他们手工组装的任务下发给他们,让百姓们去组装。
而这些百姓们也是会非常会计算的,他们自然是想要秋末播种,冬天服役,春末收割,夏天打工,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得自己认知内的财富。
尤其这世道可没几天太平日子,一个个本能的想节约下一点点口粮,在危机时便能用上。
就好像是疫情三年,整个社会都回归理性消费,崇尚性价比一样。
经历了旱灾,蝗灾,兵灾等各种灾祸之后,一个个活下来的老百姓,多少都带着几分算计的味道。
计算着要留下多少天的口粮自己才不会被饿死,因为他们是真的差点被饿死。
所以,冬小麦种植后能带来多少收成上的好处倒其次。
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对他们更大得好处是能去修路的队伍中偶尔打一下临时工,赚取一天的饭吃,甚至一周工作下来还有盐票。
虽然这些奖励真的不多,但哪怕每年多一点收入,这些老百姓们也都甘之如饴。
所以,冬天时他们辛勤的服徭役,因为哪怕临时工也是有条件的,优先给完成徭役的百姓去服役,你都没有完成徭役,来这里享受什么好处。
而对刘泰来说,至少自己没办法保证老百姓在冬天有足够御寒物资的情况下徭役。
所以除了自己建立专业的徭役队伍,自己要另外想办法发动老百姓加入到修路工作中。
冬天让他们干活自然是草菅人命,但要换成夏天的话,先让孟东的医疗营准备好预防暑气的药汤,并给每一段工程都准备了医疗营。
开采出来的煤炭,除了拉过去锻造钢铁的,基本上也就拉到这边来烧开水了。
为得就是尽可能避免百姓们得病,甚至中午这餐更每次都会加入绿豆汤类降火汤水。
总而言之,现在到底逐渐进入小冰河时期,所以夏天自己到底能鼓励百姓们顶一顶,至于冬天就省省吧,自己不想背上草菅人命的骂名。
在刘泰的这些政策下,所以到了夏天反而成为当地百姓们最繁忙的时候。
百姓们也许看得并不长远,但当上层愿意给他们少许让利,让他们能看到未来的希望时,这些农民们也绝对不会吝惜自己的劳动力,或者说他们等得就是这时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晋末的卯金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晋末的卯金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