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呀,关于那些流民的问题着实棘手得很呐。那些大型世家也许不至于出手阻挠,但小型世家必定会从中作梗。”王宁无奈地叹息一声,表示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世家这个群体自打华夏文明诞生之际便已存在于世了,最初被称为贵族。待到儒家思想兴起之后呢,它们才逐渐演变成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世家。
所谓传世之家嘛,其实还有另一种叫法——汉朝时期的士族。不管采用哪种称谓,总归都有个共通之处,那便是这个“家”字。
这里所说的“家”可不是指代国家之意哦,而是专指那些狭隘的小家小户罢了。
“哼!这些个小世家若是真敢把我逼入绝境,就休怪我心狠手辣,将他们一个不剩地全部铲除干净!”房俊一脸怒容,他向来就是如此干脆利落之人,对于其他琐事或许并不怎么上心,但倘若有人胆敢阻拦他拯救那些可怜的流民,那么无论是谁,都休想让他有丝毫退缩之意。
以前对某些情况尚不了解时,他可能还会有所顾虑,但如今既然已经知晓真相,那便无论如何也要出手相助。
毕竟,雍奴和玉田这两个地方急需增加人口,而眼下这批流民的出现,无疑是上天赐予的绝佳机会。
至于这些流民究竟是遭何人所害,即便不用明说,房俊心里也跟明镜似的——定然是那些可恶的世家大族所为。而他房俊的死对头又是谁呢?
同样还是世家大族啊!待到将来,这两地的人口逐渐增多之后,只要稍加引导,便能使之成为自己坚实的根基力量。
利益永远是促使各方形成强大合力的唯一有效途径,光是空谈理想,终究难以持久。理想固然如同精神食粮一般重要,可以给予人们前进的动力与信念;
然而,真正能够让人得以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却非利益莫属。对于这一点,王宁看得极为透彻,自然也就不会胡乱颠倒主次先后之序了。
此时此刻,只见王宁满脸忧虑之色,眉头紧蹙着,声音低沉而又急切地说道:“公子啊,您如此行事,日后恐怕难以避免遭到无数人的弹劾与指责呀……”
刘仁轨对于王宁的这番话,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表示出他对此回答相当满意。毕竟,刘仁轨久经世事沧桑,历经风雨磨砺,对于天下苍生的疾苦艰难可谓心知肚明。
他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远方,缓缓开口道:“刘叔,您且看那天下世家,犹如一群贪婪无厌的蛆虫,寄生在这片广袤大地之上,吮吸着民脂民膏。他们早晚会被正义之士扫入历史的坟墓之中,成为人们唾弃的对象。若是他们不知好歹,执意与正道背道而驰,我绝不会心慈手软,定会当机立断,采取必要手段将其铲除!”
遥想当年,大唐时期的那些世家大族,曾经被黄巢率领的起义军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那惨烈景象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令众多世家闻风丧胆。然而即便明知如此下场,世家们却依然无法遏制内心的贪欲,如飞蛾扑火般继续追逐着权力与财富,丝毫没有停下脚步之意。
贪婪,无疑是世间最为致命的毒药。一旦沾染上身,便如同陷入无底深渊,再也无法自拔。这种欲望的力量强大无比,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理智与良知。
相比之下,道家在对待贪婪方面则显得颇为克制。或许这与其所秉持的理念息息相关,道家倡导顺应自然、清心寡欲,凡事以平和之心处之,绝不轻易卷入尘世纷争。正因如此,道家之人往往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外物所动。
反观儒家与佛教,虽同属三大教派,但在面对贪婪这一问题时,似乎并未像道家那般深谙其中道理。儒家注重礼教道德,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
而佛教则讲求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尽管两者教义各有千秋,但在抵御贪婪诱惑这一方面,相较于道家而言,则稍显逊色。
儒教所代表的便是那些士人们,而世家大族几乎无一例外皆是儒教信徒,并且还是掌控着教育资源的儒教门徒。
这些人依仗着自己手中握有的权力肆意贪污敛财,毫无收敛之意。相比之下,佛教则更像是一群心理辅导师,凭借其外在形象和所谓的佛法教义来赚取信众们的钱财。然而,无论是儒教还是佛教,似乎都难以遏制自身对于利益的追逐欲望。
道家自汉末以来,便已深刻领悟到这一点。尽管道家同样会涉足政治领域,但他们深知政治并非其主要战场,真正的主战场乃是探寻这片广袤世界背后所蕴含的真理。
此时,只听得房俊身旁的刘仁轨感慨道:“公子啊,我如今总算明白您为何会选择道家而非儒家了。”
房俊闻听此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陷入沉思之中。仔细回想一番后,他不得不承认,即便在历史长河中,贪婪的道人数量亦不在少数,只不过大多数道人因种种原因并未获得太多机会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大唐做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大唐做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