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眼前这位拓跋鲜卑史上的雄主,曾被北魏开国皇帝尊为圣武帝的人,周智丝毫不敢大意,他知道对方不断变换情绪是有意给自己施加心理压力,也很清楚回答出现疏漏意味着什么。
“回禀拓跋大人,楚国边军本是用于驻防边塞险隘和哨岗,编组时不曾打算用作攻伐,而下民生性贪财,便暗中缩减编制,没想汉庭的楚王会突然令我调集三万边军随他西征。
下民心知事发后难以幸免,而魏国和吴国也不会容留我这等贪财废公的人,便唯有赶在楚国西征之前暗中变卖财产,同时下令麾下亲信分批扮作流民北逃,还购买了大量牛羊和马匹。
可惜下民资财有限,难以足量配给,因而在抵达草原之后,便只能依照草原的规矩生存,稳住部落的勇士不至逃散,然后才来拜见拓跋大人,并献上足够的诚意。
当时下民认为,草原上的雄主拓跋肯定不会介意他的从属以草原的规矩生存,如果下民对草原的规矩理解错误,还请胸怀广大的拓跋大人赐予我们这些卑微的下民一次机会。”
早已打探到详细情报的拓跋诘汾听得哈哈大笑,因为他根本不在乎周智的贪财或废公,草原的部落体制里,部落是私有财产,周智想在自己的部落做任何事都跟他没关系,他只是想知道周智会不会对他撒谎,或者说是不是真想在拓跋的庇护下生存。
“刺刃!”
“在!”
匍匐得像条狗的周智立刻出声回应,毫无半点迟疑,因为鲜卑部落的名字就是部落首领的姓氏。
拓跋诘汾的笑容渐渐温和。
“草原上的子民以征伐和勇武为荣耀,部落也是私有财产,你为求生存而吞并部落说不上错,毕竟它是我们祖祖辈辈的生存方式,但你吞并的部落是拓跋的附庸,你没有向拓跋表示臣服,也没有经过拓跋允许便肆意吞并,终究是你刺刃部对拓跋的挑衅。”
第一关过了。
周智的脑海里瞬间闪过这个念头。
拓跋诘汾的话已经表明他在乎的不是兼并,因为鲜卑还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部落联盟形态,彼此兼并是家常便饭,遵循“部落私有”和“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原则,所以他这番话的关键在于指责刺刃部没有尊重拓跋的霸权。
周智心领神会,赶紧直起身子道:“不!不!不!不是挑衅!这是下民对拓跋最崇高的敬意!”
“外来族民兼并拓跋从属的从属,如何能看作敬意?”拓跋诘汾故作恼怒。
“拓跋大人莫要误会,下民合并小部落,除去维系自己生存,也是为凝聚部落,力争更好地为伟大的拓跋效力,为拓跋带来更多荣誉和财富。”
“你说的荣誉在哪里?财富又在哪里?”拓跋诘汾厉声喝问。
“刺刃部是拓跋麾下最坚定的从属,刺刃部的战功便是拓跋的战功,而且下民已带来三层缴获的牛羊马匹献给伟大的拓跋,此外,部落里尚有五千强壮勇士及他们的女人和孩子无处安置,下民的部落尚且贫穷,无法供养他们,不知诸位大人是否愿意展现仁慈,给予他们容身之地?”周智满脸谄媚地说。
这番话说得啰嗦,实则就是白送人口,而草原部落的人口非常珍贵,它意味着力量,可上部又不能无理由剥夺从属的人口,因为人口是“部落私有”制的核心利益,也是草原的规则,即便是最强大的霸主违背,同样会激怒所有从属,迫使他们群起反抗。
周智进献人口的举动是真正的草原子民不会做的,因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强大部落是部落首领最大的骄傲和财富,此举可谓刚好击中拓跋家族这些首领的软肋。
拓跋家族的核心部落总计十一部,排开已经离开的秃发匹孤,如今坐在这里的首领总计有十位,其中也包括拓跋诘汾和拓跋力微。
他们彼此互望片刻,立时便有一位首领站起身。
“我的部落足以容纳。”
“我的草场最为丰美,更适合他们居住。”
“……”
早前保持静默的各部拓跋大人瞬时就闹腾起来,彼此争得面红耳赤,五千勇士本就不是小数,何况还有他们的女人和孩子,也就是说能够养出更多的勇士,他们如何会不争,对于草原部落来说,勇士永远都不够。
“铛!铛!铛!”
拓跋诘汾愤怒地拄击权杖。
“安静!安静!”
权杖的不可违逆令众首领很快噤声,纵然心里再如何不满,终是听命地坐回了原位。
拓跋诘汾环视帐内众人,神色很是威严,而且他明显比其他首领精明得多。
“刺刃!此举是何意图?”
“拓跋大人,下民的意图就是向拓跋表达忠诚,下民没有太大的野心,若有野心,又何必在楚国贪财,以下民在楚国的权力,本就大有可为,而下民心中所爱有三,一是极度爱财,二是爱美女,三是爱自由,汉境治下,下民的财产要受监察,女人多少也有限制,约束非常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