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
曹操似笑非笑地看向荀攸。
“公达,你今日的想法可是略有不妥。”
“主公是指……”
荀攸一时没有理解曹操想说什么,便直接询问,他明白曹操很享受这种感觉。
“依如今的时局,大将军岂能令孙坚满足?又如何能令他迫不及待?”曹操笑问。
荀攸愕然。
“主公莫非想上表天子册封孙坚为王?”
“可有不妥?”
曹操微微眯起眼睛。
“唯有封王,孙坚才会迫不及待,甚至渴望更进一步……我平定北方之际,他必定谋取荆州,试图借以成就大势,是时楚国深陷内忧外患,我等只需遥遥掌控便能高枕无忧,待平定并州和雍州,我等率百万雄狮南征,何人能敌?”
“此策甚妙!”
荀攸含笑恭维一句,心里却快速盘算。
“主公此策虽妙,但其中意味良多……封王是否为时过早?”
“你认为太早?”
曹操平静地与荀攸对视,看起来就是随口一问,但荀攸却明白曹操已经下定决心,而且是很强烈的决心,看似随意的询问其实是在试探。
因为曹操的话是强词夺理,就算不封王,孙坚也会图谋失去楚王的荆州,授予大将军名号使其能名正言顺取荆州就已经足够,而且册封孙坚为王对曹操是不利的,至少从今往后,孙坚能名正言顺地组建小朝廷。
曹操明知对自己不利,仍旧要这么做,只说明一个问题,曹操自己想进位。
如今的曹操本质是权臣,麾下文武除去心腹,大多是依靠“挟天子令诸侯”聚集起来,其中有好些人甚至相信曹操只是想做权臣,最终会把汉室江山交还天子。
不管曹操立皇室的哪个人为天子,终究是高祖的后人,终究是大汉,曹操就犹如曾经的伊尹、霍光等人那般属于中兴之臣。
因而曹操进位需要合理的政治名义,而孙坚进位意味着大汉出现两大独自为政的诸侯国,几乎变得与东周时期完全相同,汉天子就形同周天子,是时功劳卓着的曹操紧跟着进位堪称大势所趋,哪怕他不进位,也有很多人逼他进位。
事实上。
荀攸本人对曹操的想法没有意见,甚至偏向于支持,但他知道有很多人不支持,此时他心中最确定的一个人就是年龄比他小的叔父——荀彧,但曹操若下定决心,肯定是要彻底肃清内部,何况楚王的死堪称天赐良机。
楚王的死导致楚国内乱,而内乱使得楚国威胁大减,再加江东急欲夺取荆州来奠定新国根基,无暇他顾,那么曹操便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把控局势,完成从“挟天子令诸侯”到“立国”的过渡。
荀攸意识到三国鼎立已是大势所趋,毫不犹豫就做出决断。
“主公!属下虽然认为册立孙坚为王不太妥当,但主公若是决心已定,属下自然鼎立支持!”
曹操大喜过望,猛然回身抓起荀攸的手。
“公达是我的左膀右臂,因而实言相告,只怕太过突然,有些吓着你。”
“主公言重!”
荀攸含笑回应。
“万般皆有定数!大汉因腐朽而衰败,气数已尽,无可挽回!”
曹操默然。
许久。
他突地长叹口气。
“公达,其实……此举并非我的初衷,若论忠君爱国,早年有几人能与我相比,纵然知道大汉气数将尽,我亦曾试图力挽狂澜,我亦曾抛头颅洒热血,但天下已乱、人心已乱,根已腐朽,纵是参天大树又怎能不倒……我必能带领天下百姓再造盛世。”
曹操在情不自禁中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但荀攸信不信就没人知道了。
不多时。
戏志才、程昱和众多军中大将先后赶至议事厅,曹操犹如什么都没发生那般与众人定下讨伐并州的事宜,待到简短的集议散去,他又单独留下了曹仁。
“子孝,有件事交给你做,但此事需要足够机警。”
“末将若有能力做到,绝不推脱。”曹仁的语气非常直接,也非常肯定。
“你且附耳过来。”
曹操在曹仁耳旁低声轻语,而曹仁的眼神也越来越惊讶。
“这……这好么?”
曹操拍拍他的肩膀,眼中寒光闪烁。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二人心怀不轨……必除!”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