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千古名关。
前秦便是依靠此地成功挡住东方诸国,使得秦国能安稳发展,其坐落在弘农与洛阳两郡交界,而如今这个时代,从弘农通往洛阳且能供大军行进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经过函谷关,一条是经过南边的另一座雄关——陆浑关。
因为陆浑关地处偏远,道路更难行,所以函谷关是主要通路,更为大汉百姓熟知。
驻守弘农的白虎军团统帅张辽早前迎到一群蒙着面的黑衣人,着实狠狠吃了一惊,因为为首的不是别人,而是楚国的王后徐淑,而且随行人员里还有赵雨、孙尚香和祝融三位王妃。
当时张辽吓得不轻,第一反应是襄阳出事,好在徐淑很快就说明了来意,待到宛城失守,张合被迫率东方军团撤向博望的时候,白虎军团将士也顺利抵达函谷关。
因为有失去关中的教训,所以坐镇洛阳的钟繇丝毫没有大意,早早就亲自赶赴函谷关布防,同时也传信给南边陆浑关的守将徐荣,令他严加戒备。
白虎军团的中军大帐东边有几座小些的营帐,里边住着一群黑衣人,除去张辽、黄权、廖化三位将军和少数亲兵,几乎没人知道营帐主人的身份,平日里她们在将士面前都是黑衣蒙面,而且张辽禁止任何人无故接近她们。
此时。
巡查完营寨防务的张辽便独自走进了徐淑的营帐。
“主母!将士已准备妥当,不知接下来如何作为?”
跪坐在桌案后边的徐淑轻轻抬起头,美眸从容地看着张辽。
“张将军只管尽展本领攻打函谷关便是。”
“攻打?”张辽微怔。
“张将军自行攻打便是,调兵遣将的事宜无须禀报。”徐淑不疾不徐地回应。
“这……”
张辽面露迟疑。
“函谷关险峻异常,倘若直接强攻,损兵折将也难以攻取……能否另寻它策?”
“不用!”
徐淑轻柔地挥挥衣袖,尽显雍容美态。
“张将军只管攻打,余者自有安排。”
满眼疑惑的张辽踌躇片刻,终是选择听命行事。
“诺!”
张辽默默思量着走回自己的营帐,却发现黄权和廖化都在,似乎已经等候很久的样子。
“张将军,主母怎么说?”廖化急问。
“强攻!”张辽平淡地吐出两个字。
“强攻?”
黄权深感愕然。
“白虎军团总计也就只有八万多人,而函谷关兵精粮足,城高郭厚,又有众多能人镇守,怎么可能夺取,是否主母口误?”
“没有!”
张辽缓步走到床榻边坐下。
“主母说得非常清楚,而且多半是主公的命令。”
“莫非主公是希望我们给函谷关施加压迫,牵制曹军兵力?”廖化思量着说。
“意义不大。”张辽道。
“确实没有意义。”黄权疑惑地接口:“镇守洛阳的军队和颖川属于不同部曲,若我们没有占据绝对优势,根本无法影响曹军的兵力调配,而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强攻函谷关没有太大优势……末将认为此事有待商榷,主公的手谕仅是要我们听从王后安排,未曾说要强攻函谷关,主母既不对我们明言,又下达错误命令,末将担心……”
黄权没有把话说完,但张辽和廖化都明白,他是在暗暗质疑是否有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例如王旭被架空,亦或者徐淑胡乱下令,甚至是权力之争和排除异己等等。
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有可能,历史上也有前车之鉴,因而不得不防。
许久的沉默之后,张辽终是率先开口,作为主将,他必须承担责任,也需要做出决断。
“若不知详情,王后的命令不能不尊,但有些事也不能不防,我们三人立刻联名传信给主公,同时也传信给太尉郭嘉。”
黄权抬手锊锊下颌短须,面色凝重地说:“如此虽然可行,但耗时太久,变数极多,我们若持续依令强攻也不是办法。”
“半月!我们强攻半月,若主母仍旧不解释,便停止攻势!”张辽说得斩钉截铁。
“甚好!”黄权点头认同。
“你们决定就行!”廖化道。
尽管三人都在质疑强攻函谷关的正确性,但执行起来也是不遗余力,很快便商讨出攻城布署。
次日。
廖化率兵固守大寨,张辽与黄权则点齐两万将士进至函谷关外叫战,但没有得到回应,钟繇与曹真丝毫没有出战的意思,放言说任由他们攻打。
这种情况在众将意料之中,毕竟曹军的目的在于守住函谷关,根本没必要扬短避长。
此后十天,张辽、黄权、廖化各施手段,竭力发起攻势。
他们在夜里频繁擂鼓佯攻,试图无中生有,钟繇就派遣百余轻骑在关门外举着火把值夜,倘若发现白虎军团将士真的出击,百余轻骑便迅速四散奔逃,同时提醒关内做好准备,倘若白虎军团将士是虚假擂鼓,百余轻骑则不为所动。
如此便令关内将士得以安稳休息,即便鼓声震天也能入睡,因为他们都知道值夜的轻骑会提前传信到城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