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的话令王旭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进兵中原的战略来自历史上诸葛亮给刘备提的建议,虽然他心底深处确实没打算执行,只是用来迷惑外界,但早前从未有人将其彻底否定。
“不知士元兄有何高见,还望赐教!”
“敢问将军,若兵出荆襄袭取中原失败当如何?”庞统微笑着反问。
“保守险隘,积蓄实力,隔年再战。”
“如此拖延时机,待江东实力渐强,是时不肯伐曹,转而袭取荆州又当如何?”庞统再问。
“以力击之,以理说之,以强服之。”
“谈何容易。”
庞统的语气迅速转急。
“江东与将军联合北伐,若不能迅速取胜,其必然放弃,转而谋取荆州,如此便导致将军、曹操及孙坚彼此制衡,天下难定,因而将军若不能一击败曹,出兵中原是下策。
再者,纵然将军成功袭取兖州和豫州西部,江东也取得徐州和豫州东部,又当如何作为?莫非继续北进,然后两家再一东一西瓜分河北?
哪怕将军愿意,孙坚也不会愿意,他的战线将何等狭长,如何镇守,此外,若将军在伐曹时更占优势,取得中原大部分土地,便会被曹操和孙坚夹在当中腹背受敌,敢问将军如何应对?”
“听士元这么说起来……进兵中原确实有极大弊端。”王旭思量着点头。
庞统笑着接口:“进兵中原的策略变数极大,唯有万般无奈方可这般拼死一搏。”
“例如?”王旭问。
“例如将军此时尚且没有取得益州和雍州,而曹操却已经独占北方,那将军想绝处逢生,便唯有谋取益州,守其险阻,东联孙坚,静待时机兵分两路,一路进秦川伐雍州,一路出荆州南阳,于乱中谋求霸业。”
庞统话音稍顿。
“此等策略分明是危困之局所用,将军坐拥荆、益、雍三州,兵强马壮,为何会有这等想法?”
庞统推断出的局势正是历史上的刘备和诸葛亮所处境地,几乎不差分毫,着实令王旭非常钦佩。
“士元果真是王佐之才……不错!进击中原的策略仅是构想,或者说用以迷惑,暂未打算执行。”
王旭略为思量,徐徐说出了自己暗藏的另一个想法。
“如今我试图先取并州,调遣精兵强将遏制壶关等各处险隘,利用纵贯南北的黑山来防备河北,然后从雍州弘农东进,夺取河南郡的洛阳,逐步把防线推进到虎牢关以东,据险以守。
荆州则重兵屯驻南阳,并遏制住荆南通往江东的山岭险隘,如此便能稳守大汉西边的半壁江山,凭借几条纵贯南北的山脉和险关把曹操和孙坚彻底阻挡在东方。
此后只需修养生息十年,囤积钱粮物资,手握雄狮百万,便能迫降西北凉州的韩遂和马腾,即便两人不降,也有能力挥军剿灭,是时再从并州的壶关等地进军攻打冀州和幽州,循序渐进,由北而南,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庞统默默思量半晌,突然感叹说:“着实没想到将军会这般出人意料,早前认为将军会从南阳进兵攻取中原,此后又认为将军会先取西凉,扫除后顾之忧再图中原,唯独没想到先取并州。”
“士元认为此策如何?”
“良策!”
庞统微笑着接话。
“此策异于寻常,借助大汉中部的群山险隘为依托将天下东西二分,自古就从未有过,可谓开历史之先河。”
“这是郭嘉、田丰、沮授等人与我共同商议的结果。”
“原来如此。”
庞统释然,但随即就皱着眉头陷入久久的沉默。
一刻钟。
两刻钟。
庞统一言不发,甚至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似乎遇到难题。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庞统突然出声。
“不好!不好!”
“如何不好?”王旭急问。
“此策虽然可行,但与我所想却稍有不及。”庞统郑重道。
“士元可否赐教?”
“将军且看……”
庞统挽起宽大的袖子,缓缓拔出腰间佩剑在书房的地面刻画。
“这是大汉的西边半部,这是东边半部,若将军顺利夺取并州和凉州,实力势必最强,孙坚和曹操渐有不及,是否会联合应对?”
“必然联合。”
“如此将军就有两大威胁难以顾及。”
“哪两大威胁?”王旭眉头紧皱,死死盯着庞统在地面划出的草图。
“敢问将军,自从当年黄巾叛乱之后,并州受什么威胁?”
“南匈奴和鲜卑等族群。”王旭脱口而出。
“不错。”
庞统双目放光。
“将军夺取并州之后,不仅要面对实力雄厚的曹操,还会受到塞外族群侵袭,而且曹操即便攻不破黑山防线,也能走幽州北部,绕道塞外进击并州。”
“若固守长城一线,放弃长城以北的并州地域是否可行?”王旭问。
“可行!但不是良策!如此作为会拖住卫将军府巨量的兵力,甚至令将军不敢北伐塞外各族,因为南北距离太远,若南方的江东大举入侵,将军如何快速调兵?从大汉最北端穿行至最南端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