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泛起了白茫茫的浓雾,历经秋风修剪的山岭草木倏然间变得粉妆玉琢,而薄薄的飘雪入土即化,游游荡荡着把山川映衬得愈发静穆。
王旭披着毛茸茸的战袍,漫步在长安城外的旷野,静静体味冬日的千娇百媚,而典韦、颜良和徐元直也随行在侧,其后还有数十员近卫铁骑。
“主公!还是先回去吧,城外天冷,当心染上风寒!”徐元直呼着热气劝说。
“是啊!主公回去等吧!”典韦担忧地接口。
“无妨!”
王旭回头看向远处的城楼,笑着摆了摆手。
“执勤将士伫立在城头尚且不惧寒冷,我有什么好怕。”
颜良眉头紧皱,神色略带着不悦:“李严北上左冯翊都已经十余日,久久未有回音,主公还是别等了,说不定他是借机脱身,不如早作打算。”
王旭脚步急顿,眺望着北方默然不语,悠长的呼吸在冰冷的空气中荡起阵阵白雾。
他已经不是首次听到劝说,高顺、张辽、张合等人都说过,而他的信心也逐渐减弱,近两日在长安城北漫步,说是放松,但谁都知道他是在期盼北方的人。
许久。
他终是再度迈开脚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主公!如此持续等待对我军极为不利!”徐元直低声劝说。
“再等三天。”王旭说得斩钉截铁。
“哎!”
众人重重叹口气,彼此互望半晌,终是没有再劝。
突然。
朦胧的大雾深处隐约传来马蹄疾驰的“哒哒”声,似乎有十余骑在快速奔行,由于看不清来人,众将只得把王旭护到中间,各自凝神戒备。
不消片刻。
凌婉清带着十余谍影部众勒停了战马。
“婉清怎么出城了!”王旭微笑着问。
凌婉清魅惑地笑笑,迅速下马走到近前。
“骆安刚刚传来曹袁决战的消息,奴家令谍影部众派发给各位将军之后,便赶着来给夫君禀报。”
“战况如何?”
“已经全面开战,但形势不太明朗。”
凌婉清柔声回应。
“袁绍的主力进至黄河北岸的黎阳县后,便派遣文丑与高览携优势兵力渡河攻打白马,曹操任命的东郡太守刘延遭到重重围困,而后曹操也率领主力从官渡北上救援。
曹操在明面上派遣兵马挺进延津南,伪装成意欲渡河袭击袁军归路,迫使文丑率兵西进阻截,实则暗中密令夏侯惇和乐进率领轻骑急进,夜袭白马的袁军先锋大营。
最终高览没能挡住夏侯惇和乐进,大败而归,仅带着数百亲兵渡河北逃,期间文丑回军救援,又在途中遭到曹仁和关羽伏击,文丑看到关羽就不战而逃,率领残部退回黄河北……”
“不战而逃?”
王旭惊讶出声。
“文丑怎么会不战而逃?”
颜良略有些尴尬地插话:“主公当初提醒末将,说是不要与关羽交战,隐约表示关羽的武艺还在主公之上,末将连主公都打不过,料想不是关羽的对手,而文丑与末将是好友,当初偷偷南下之前,末将担心他的安危,便给他说关羽的武艺远超我和他,不能正面力敌,想来文丑是信了我的话。”
“你真是挺够义气。”
王旭哑然失笑,再度回头看向了凌婉清。
“两军的战事结果如何?”
“袁绍的五万前部兵马仅有数千人渡河逃回黎阳,死伤万余,余者投降,据袁军将士传言,怒不可遏的袁绍险些斩掉文丑和高览,幸得河北众文武求情才得免。”
凌婉清话音稍顿。
“此后袁绍下令三十万主力分成五路强渡黄河,曹操的兵力不如他,便没有在黄河沿岸相争,转而把白马的将士和百姓迁走,集中兵力退往长垣和离狐遏制险要,守住通往济阴定陶的通路,随后袁绍令逢纪和审配统御诸将,领十万兵马与离狐的曹军对峙,自己则亲率二十万大军进击长垣。”
听着凌婉清的话,王旭心里亦在暗暗盘算。
历史上的曹操定都许昌,因而在退出黄河沿线的白马等地后,便在许昌北方几百里外的官渡,也就是乌巢湖附近与袁绍决战。
如今曹操因为忌惮我而把都城迁到济阴郡府定陶,若想以劣势兵力胜过袁绍,便有两种选择。
一是退守都城定陶附近,破釜沉舟,二是选择长垣,充分利用地利与人和的优势谋求以奇制胜,也不知道他此刻有没有想到击破袁绍的办法?
默默想到这里,王旭禁不住追问:“婉清,两方势力的其他几路兵马是什么情况?”
“东翼青州的战局最激烈,曹军的臧霸等将与袁谭统帅的袁军在青州已经厮杀数十场,袁谭兵力占优,而臧霸等将能力占优,如今仍是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
西侧的战局则是曹军弱势,早在曹军主力全面撤离黄河沿岸的白马等地时,于禁等将也从延津渡奔赴西北的河内郡,率众抵御袁绍的外甥,也就是并州刺史高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