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高亢的嘶喊声在寂静的龙透关城墙上显得格外突兀。
“报报报……报……”
来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报了半天也没说出后文,心急火燎的吴兰禁不住急声斥责。
“报!报!报!那你倒是报出来!那边冲天而起的火光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将狠狠咽口唾沫,张着干裂的嘴唇回应:“将军大事不好,荆州军以大量油脂和干草为引,火烧沙石滩东边的小山丘,大火被东南风一吹,立时就朝我们的防御壁垒蔓延,而且荆州军的刀盾兵已经结成密集阵型,随时会发起冲击,雷铜将军命末将来询问怎么办?”
吴兰惊得呆住,待反应过来更是急得团团转。
“壁垒从上到下都是木制,遇到此等山火哪有幸理,赶紧告诉雷铜,让他速速带兵撤离,不要让弟兄们白白烧死。”
“诺!”
看着小将狂奔而去,吴兰忧急交加,不仅仅是担心驻守壁垒的将士,还因为不知道怎么交差。
绵延的防御壁垒消耗了大量钱财物资,预定目标是要在这里挡住荆州大军至少一个半月,消耗荆州军的体力和斗志,但如今尚且只坚持了十来天,既没能重挫荆州军的士气,也没有给荆州军造成重大伤亡。
如果防御壁垒此时被大火烧得渣都不剩,他根本无法交代,何况壁垒被攻破意味着龙透关会陷入两面受敌的窘境,而且临江这边与徐晃攻打的东边大不相同。
东边的陆路有密集的小山丘存在,只需派出小股部曲不断骚扰就能让徐晃首尾难顾,且狭窄的地形也令徐晃无法摆开阵势攻打,而临江这边虽说地势是居高临下,但道路宽敞,视野广阔,荆州军完全能摆开阵势。
吴兰心里非常清楚,无论龙透关的地势有多险峻,只要给了荆州军摆开阵势的机会,死守关隘的意义就不大,因为荆州军的攻城器械多到难以想象,当年的江州和汉中就是前车之鉴。
天下的能人志士以前都看不起这些奇淫技巧,但自从见识到荆州军的攻城手段,各方诸侯无不纷纷效仿,从军费中划出很大一部分来发展军械技术,而不是一味扩军。
当吴兰在忧惧中苦思对策的时候,龙透关的城墙角落里,笔直伫立的法正却从容不迫,他遥遥注视着远方冲天而起的火光和浓烟,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良久。
年轻的法正挥挥衣袖,猛然转身离开,而除了他自己,便再也没有人听到他嘴里的低语。
“郭奉孝尚且坐镇符节,田丰和徐元直则已经奔赴巴郡……子阳大哥,你总算是来了。”
两日后。
大火被几场阵雨和荆州将士们扑灭,王旭漫步在满是木炭的残破壁垒,心情显得很不错。
“这把火烧得确实有些狠,若不是这场雨,恐怕难以遏制,是时伤及天和,说不定我们要折寿。”
随行的蔡瑁笑着接口:“若非郭军师回信说东南风已起,三日内必然有雨,赵将军也不会下令放火烧山,怎会损及主公阳寿。”
王旭没有接他的话。
“德珪,听说早前攻打壁垒的时候,你提着大刀身先士卒,浴血奋战,连续攻破西线两道屏障,战果颇丰?”
“这……主公如何知晓?”
蔡瑁惊疑不定,他很清楚自己是被逼上阵,没想过会得到盛赞。
王旭缓缓迈步前行,头也不回地说:“赵云的战报上写的,而且把你的功绩写得很详细。”
蔡瑁的脸色瞬间剧变,他以为赵云告了他一状,慌忙出声解释。
“主公!末将起初没有亲自率部攻坚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是当时的战局……”
王旭瞬时皱起眉头。
“等等!你先听……”
焦急的蔡瑁顾不得许多,强行抢话道:“主公!当时的战局颇为复杂,末将认为应当多进行几波常规进攻,尚且不适合强行突进,这样能缓解……”
蔡瑁侃侃而谈,很快就把当时的战局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王旭征战沙场已有十多年,大小战役历经无数,自是能轻易分辨出战局情况,联系起蔡瑁的辩解和赵云的战报,已然将蔡瑁当时的心理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不过他没有打断蔡瑁,只是停下脚步静静听其讲述。
“……主公,前因后果便是如此,末将或许判断有误,但并非罪责,赵将军若以此揭短,恐有失偏颇,句句实言,还望主公明鉴。”
王旭的嘴角再度划起若有若无的弧线。
“德珪,你是否说完了?”
蔡瑁心里一突,急忙抱拳回应:“末将已尽数告知主公。”
王旭笑着点头。
“嗯……早前确实听到兵士间议论说你畏战,但赵云的战报却只字未提……不管如何,你亲自攻破壁垒是事实,战果也是事实,理当嘉奖。”
蔡瑁满目愕然,尴尬到手足无措。
看到他此刻的模样,旁边的赵雨噗地笑出声,刚才蔡瑁说赵云有失偏颇时,她就不怎么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