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原则上来说,优先动商、其次是工、再次是农、最后是士,而且我回顾历史,发现很多留名青史的帝王在遇到经济问题的时候,无不是依照这个顺序来着手改变,而不改变或失败的朝代,往往就是由盛转衰或灭亡的时刻,也就是说荆州的情况,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社会财富聚集到极少数人手里不拿出来,且犹如滚雪球般越来越集中,导致国家和绝大多数百姓无以为继!”
张靖听得很惊讶,禁不住失声问说:“这些帝王是怎么做的?”
“寻找罪名,抄家灭族,养肥再动手,总之什么招都有。”周智铁青着脸道。
“是不是太狠点,人家若依法赚取,凭什么这么做?”张靖有些不能接受。
“你跟古代帝王讲这个?”周智反问。
“说的也是!”张靖颓然地叹口气,随后又皱眉看向王旭。“老大,难道你也打算这么做?”
王旭笑着接口:“好歹我来自文明社会,怎么能做出这么残忍的事,何况如今的时局也做不到,我哪有那么大的权威,众叛亲离的后果承担不起。”
“那老大是什么意思?”周智问。
“怀柔些!设法令他们自己捐出来!”
“自己捐?怎么可能?他们有病么?”周智愕然道。
“不捐也行。”
王旭的嘴角习惯性地划起浅浅弧线。
“征兵制不是没有废除么,将军府准备攻打西川,目前准备组建一支先锋兵马,他们各家的青壮年都在征召之列,务必夺取成都……总之不出钱就出力,他们放一万个心,我们都陪着他们去,绝对合理合法,死得其所,英雄而归。”
“你狠!”周智突地笑出声。
“这么做会不会引起激烈的反弹,甚至导致大规模叛乱?”张靖略带疑虑。
“不会!”
王旭笑着反问。
“商者争什么?”
“争利!”
“跟谁争利?争谁的利?”
“大众!”张靖隐隐有些明白了。
“不错!”
王旭含笑点头。
“商者抢的是大众的吃食,它必然要有逐利性才能发展,而大众平日里依靠巴结他们来生存,但心里其实深藏不满,他们是最没有号召力的群体,如果将军府的行为合理合法,不是为求私利,他们用什么来号召大众跟随他们造反?真出了事,除去受过他们恩惠的少许亲信,谁不幸灾乐祸?将军府让他们捐钱,大众高兴还来不及,巴不得参与进来,哪会多事?”
“老大!我觉得……我觉得不是太好,人家若没有违法,钱也是辛苦赚来。”张靖迟疑着说。
王旭无奈地叹口气。
“不要只提问题,要说解决的办法,如今荆州的问题,你们都知道,财富大多集中在商人地主和门阀士族手里,甚至于包括我都在其内,唯有我们吐出来,将军府才有钱有粮,然后才可以修路建城、征发徭役、雇佣大量工匠和提供谋生渠道,使得钱粮又落入百姓手里。
百姓赚到钱就有能力满足衣食住行,也就是消费,并促使他们努力地创造更多物质和财富,然后商者又把这些物资和财富赚回去,形成良性循环,而社会也就在循环里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促使社会发生变革,从而整体向前进步。
这是原始而必然的规律,我们的到来加速了时代进程,以至于结果就是这样,如果任由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发霉,社会就会崩溃,最终谁都讨不到好,乱世会吞噬掉一切,待到人吃人的时候,谁能独善其身?你就直接告诉我,你希望我怎么做?”
张靖语塞,许久都没有说话。
“老大!很多商人亦是忧国忧民,心怀大义的,甚至时常救济贫苦人家,他们岂不是很冤?”
“古代的圣贤同样已经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王旭感慨道。
“什么意思?”张靖眉头紧皱。
“有个古老的词叫儒商!”
王旭悠悠接口。
“他们识得大义,明白要在私利与公利间寻求平衡,待人厚德重义,引领更多人共同致富,竭力创造物质财富,不全为私利,便被称为儒商,他们的号召力非常强,受人爱戴和敬仰,历代明君都非常喜欢他们,甚至于亲自造访恩赐,但也正因为如此,若把实情告知,忧国忧民且胸怀天下的他们会不会主动捐赠呢?当年曹操和刘备若没有这种人支持,他们用什么起兵?”
张靖瞬间释然。
“确实会!嗯……地主倒是能与商者同等对待,但门阀士族怎么办?”
“如今荆州的门阀士族几乎等同于半个商者,自然也要捐,而入手处便是襄阳六大家族和将军府的文武,由我家首先带头捐,将军府文武自会有很多人愿意,而襄阳六大家族能人辈出,亦能明白如何维系荆州存亡,如此自然能促使大多数门阀捐献,真正怕的是自私自利又看不清大势的人。”
王旭的眼角突然瞥到桌角的两把钥匙,禁不住话音一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