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家是在光武中兴时期崛起的门阀,虽然近些年没落得厉害,但终究是豪门,优越的条件令习家族人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外加家教严格,因而确实有不少人才。
习祯与王旭达成共识后不过几天,习家年轻一代的族人便纷纷出仕,争相到将军府接受考核,而门生故吏更是多不胜数。
王旭特意交代沮授和田丰全权负责此事,要求他们根据那些人的实际才能安排到荆州各地为官,其中最出色的习承业和习珍等人则进入将军府任职,尤其以习祯的官职最高,他被提拔为尉曹掾,原来担任此职的陈登则转任兵曹掾。
这件事在短短大半个月内便尽数办妥,习家随之主动裁撤家族私兵,仅留些必要的护卫,并且带头鼓励那些被裁撤的私兵从军,同时还变卖了不少田产,转而大肆兴建作坊,投资商业,表现出对荆州政令的大力支持。
如此举动着实令王旭很满意。
这些大家族动辄掌握着上万私兵,良田以千顷计数,实力非常强大,堪称天大的隐患。
历史上的魏蜀吴三方势力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无不为此伤透了脑筋,曹、孙、刘三家都无法保证麾下每个家族的忠诚,而且强大的实力令这些家族的后人升起异心,存在严重的内斗问题。
若想减除门阀的威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加强中央集权。
王旭有无数封建帝王的经验借鉴,自然不会走弯路,他相信只要循序渐进,行事不过激,不去违逆这个时代的根本理念和思想,保证利益分配合理有序,不乱规矩,完成中央集权便是迟早的事。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很正确。
习家虽然损失了大量土地,裁减了私兵,但族人大量出仕,名望丝毫不减,而且它在商业等其它方面得到将军府大力支持,可谓是春风得意、顺风顺水。
消息传得很快,众多家族受其影响,支持王旭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襄阳庞家也紧跟着做出实际行动。
庞德公虽然没有亲自到将军府拜访,也不愿出仕,仍旧以农耕读书为乐,但同样示意族人变卖掉大量田产,裁减各自的私兵,效仿习家那般让族人该出仕的出仕,该经商的经商。
王旭与庞德公不曾会面,但行动上没有怠慢,怎么对待习家,便怎么对待庞家,彼此在心照不宣的情况下悄悄寻找契合点,他满足这些家族渴望长盛不衰的心愿,而这些家族则给予大力支持。
寒冬仍在持续,春节将至,天气却没有回暖的迹象,呼啸的寒风依旧冷冽,行走在大街上都会刮得人脸颊生疼,不过漫步前行的王旭心情很好,习家和庞家先后着手兑现承诺,便意味着黄家和马家也不会太远,余者的归附将成为早和晚的问题,哪怕少数人冥顽不灵,那也无足轻重,待大局稳定过后,随时能找机会下手。
“你在笑什么?”
一身粗布麻衣的徐淑好奇地询问。
王旭揉搓着略有些冰凉的手。
“最近顺风顺水,自然要笑,哭丧着脸干什么。”
“问题是你的笑容总让我觉得有种坏坏的感觉。”徐淑没好气地说。
“是么?坏坏的感觉是种什么感……”
王旭的话还没说完,耳中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驾!驾!驾!”
前方街道迎面驶来一辆高大的马车,装饰得很华丽,棱角处甚至镀有金边,拉车的黑马足有四匹之多,而且高大神骏,一眼就能看出是优良战马,就连赶车的车夫也衣着光鲜。
因为天气寒冷,这条街又不算繁华,所以此刻的行人很少,车夫远远看到王旭和徐淑在好奇地打量他,不由出声喝问。
“你们这些刁民看什么看!还不快让开,撞到你可不负责!”
马车不曾减速,狂奔而来。
王旭和徐淑懒得理他,不疾不徐地朝左边跨出一步,算准了刚好能避过,紧跟在后的赵雨由于最近感冒,没什么精神,少有地一声不吭,跟着他们退让。
车夫看他们没有跑开,似乎很不满意,眉宇间泛起浓浓的恼怒。
“你们这些刁民不要命么!撞死你活该!”
说话的同时,马车已经临近,车夫发现撞不到三人,顿时恼羞成怒,突地扬起马鞭抽向王旭。
久经沙场的王旭反应极快,从容地侧身退两步,轻松避开。
“啪!”
鞭子重重打到地上,溅起的污泥混合着雪水把王旭三人的衣服弄得很脏。
徐淑和赵雨怒不可遏,立时想找车夫理论,但马车速度很快,等她们喊出声的时候,对方已经跑出两三丈,且毫不停留地快速远去。
赵雨气得跺脚叱骂。
“这是谁家的马车,居然这么嚣张,遇到人不减速,还敢胡乱打人,他这一鞭子如果抽到人,寻常人怕是要疼好几天,如果不是我身体不适,今天肯定要把他揪下来揍一顿。”
王旭眉头紧皱。
“文雅,襄阳城不限制马匹速度的么,我印象中,除去传递军政要务,各地城池好像都不允许马匹在城内奔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