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小校风尘仆仆地冲到大堂内,脸庞洋溢着浓浓喜意。
“启禀将军,徐晃将军昨晚听从田别驾之计,一举攻破黄祖的大营,迫使黄祖率部退守下雉,徐将军与赖太守趁势推进,赶至下雉城外十里安营扎寨。”
“好!公明和元皓果真没让我失望!”连续的喜报让王旭心情大好,精神愈加振奋。“你快说说此番是如何破敌?”
小校沉凝片刻,似乎在整理思绪。
“回禀将军,徐将军昨夜率领千余人劫营,故意营造声势,吸引黄祖大军注意,然后赖太守率领少量精锐带着引火杂物埋伏到敌营东边,田别驾则带着五千士卒奔赴敌军后方的下雉县城,但在绕过黄祖大营后,他们又大张旗鼓,故意让黄祖发现。
此后黄祖派遣儿子黄射率领邓龙、张硕、陈就等将和五千精兵增援下雉,没想田别驾偷袭是假,实则埋伏在义合乡北边的山林,待这支敌军抵达,他们弓弩齐射,一举将其击溃,然后死死咬住败军追回黄祖大营。”
小校咽口唾沫,思量着接道:“这支溃散的败军慌不择路,争先恐后涌向大营,给敌营带来很大混乱,趁此时机,埋伏许久的赖太守率小股精锐引燃大火,借助东风使火势蔓延到敌营,导致敌军当场炸营,徐将军随之指挥各部兵马发起总攻,彻底将其击破。”
“好精妙的算计!”王旭失声感叹。“此战与当年火烧长社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看向仍旧跪在堂下的小校。
“你远来劳顿,先去休息,这次赶来报捷,记你一功。”
“多谢将军!”小校大喜过望,兴高采烈地走出议事厅。
王旭回头看向众文武,想着早前的艰难,心里颇有些感慨。
“武陵危局缓解,豫章又传捷报,真是应了好事成双这句话,我们也总算熬过最艰难的时刻,此战真是太不容易。”
文武众人笑逐颜开,纷纷出言附和,唯有郭嘉眉头紧皱,眼睛环顾众人,欲言又止。
“奉孝,你怎么看起来不太高兴?”王旭笑着询问。
“属下没有不高兴。”郭嘉轻轻摇头。“属下只是觉得豫章大捷固然值得庆贺,但也有坏处。”
“怎么说?”
“主公!我们虽然接连取得大捷,武陵的危局也解除,但并没有实现歼灭战,或许荆北的兵力损耗比我们多,可综合各方面损失,我们远超荆北,若他们果断撤军,仍旧是赢家。”
霎时间,议事厅安静下来。
郭嘉提出的问题太过尖锐,从战略层面讲,荆北确实已经达成目标。
王旭思量片刻,皱眉询问:“奉孝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做?”
郭嘉的眼神异常冷冽。
“属下认为不能再拖,我们中路兵马不管多么疲惫,必须立刻增援武陵,但不用急着作战,暂且集中兵力修整,如果西路的荆北主力撤退,我们就尾随推进,牢牢缠住他们,待将士们逐渐恢复,再伺机破敌,务必彻底击溃这支主力。”
郭嘉猛然起身行礼。
“主公!早前荆北打得我们毫无还手之力,甚至逼得主母亲自率兵征战,着实让属下寝食难安,此番若不能一雪前耻,枉为人臣,属下想随大军赶赴武陵,还望主公应允。”
王旭暗暗权衡片刻。
“奉孝觉得过去多少人马合适?”
“中路的荆北将士遭受我们痛击,已是精疲力竭,兵无战心,士气低落,纵然还有一万多人,但不堪一击,属下认为留五千人在下隽防守就足够,余下兵马大可尽数去往武陵。”
王旭没有急着答应,缓缓闭上眼睛思量。
他想活捉黄忠和魏延等人,但又顾虑大局,因而有些犹豫。
“行,你明晨就带主力赶赴武陵,张辽、徐盛、王飞、韩猛、管亥都跟你过去,我与赵云和周智留守中路,至于兵马,嗯……就留一千青龙骑士,一千弓弩手,三千精锐步卒,外加我的近卫兵和子龙的燕云铁骑。”
“诺!”
众人齐声应命。
次日清晨。
大部兵马起行奔赴武陵,赵云则开始安排布防,没想尚且还在清点士卒,王旭就下令全军出动,意图追击退守沙羡的荆北败军。
赵云惊得目瞪口呆,很担心他的安危,直到临出发前都在劝说,但仍旧没能动摇他的决心。
王旭这么做是迫不得已。
一是不愿眼睁睁看着这支败军撤离。
如今他们精疲力竭,士气跌落谷底,沉浸在惨败的恐惧里不能自拔,正是歼灭的大好时机。
二是忌惮,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他很忌惮黄忠和魏延等人,害怕他们在大战中迅速成长,若他们将来各自独当一面,必然会成为更可怕的敌人,因而他盘算着能捉就捉,不能捉也要毁掉,尽管心里舍不得,但比起牺牲更多的士兵,比起本方将领的性命,他终究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