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今天,黄忠和魏延的部队已经同五溪蛮轮训了整整一年,对眼前的地形已非常适应。而战前的沙盘推演也预判了张卫的打法,应对起来也有板有眼。
首先由第三军重步兵集团在队伍前方形成一道屏障,与后续部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第四军的两支分队则背负着山地投石机组件攀上两侧高地,找到制高点,开始就地组装、取石、瞄准,构筑起两个居高临下的火力点。
随着一声令下,山顶的投石纷纷落下,毫无准备的汉中军被砸开了花,开始出现战损。堵在道口的第三军重甲兵岿然不动,继续安安静静地堵着路,欣赏被投石砸得东倒西歪的敌人。
张卫做梦也想不到世上还有可以拆成组件携带上山再重新组合的投石器,自然也没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被一顿猛砸乱了阵脚,才不得不派兵上山去破坏敌人的远程武器。
但仰攻作战谈何容易?
副将杨任亲率突击队,连试了三次都没成功,每次被敌军的弓弩和石块弄得灰头土脸。
“再打下去只能增加无谓的牺牲。”
张卫见势不妙,对战局有了新的认识,放弃了夺取制高点的念头。他下令全军缓缓后撤,不再与敌人纠缠营寨前方的空地,而是龟缩回营寨内依托工事防御,以此避开敌投石机的打击范围。
于是荆州军有了一片缓冲地带。重步兵不失时机地向前推进,为部队赢得宝贵的展开空间。后续部队就像虹吸到海绵的海水迅速向两翼扩展,支援军在前方盾甲兵的掩护下快速行动,清除路障、填平地面,同时组装远程武器。
汉中军此时已全部回到营中,张卫站在寨墙边上仔细观察对面的一举一动,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以他对蜀军的了解,作战风格跟眼前这支部队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无论是行动能力还是组织程度都天差地别,就像是业余跟职业之间的差距。
“看这旗号的确是葭萌关的守军,但这打法怎么看都不是啊!”
张卫在心里暗暗嘀咕,不禁有些慌乱。人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这一点指挥员也不例外。以张卫现在的经验,完全无法预判敌人接下来的进攻方式,这怎能不让他心惊肉跳?
荆州军并没有急着进攻,只是由前沿部队架起两人高的巨盾,夯实防御能力的同时阻止敌人窥探己方的行动。在他们身后,队伍让出一条通道,后方的骡马队不断运来大型木质组件,就在敌人眼皮底下组装起一架巨大的投石机器。
这用了整整一个时辰,在此期间汉中军完全无所作为。敌军上方的移动投石器始终是个巨大的威胁,因此只要对方不过来,他们绝不会主动过去。
“都帅,这群耗子兵堵在盾墙后面干啥呢?快一个时辰了,不会有啥阴谋吧?”
也许是等得太久的缘故,杨任问了句不咸不淡的废话。张卫没理他,思索着要不要派支小部队过去骚扰一下,探探敌人的底。
事实证明张卫过虑了。荆州军一刻也没闲着,组装好投石器连调校都懒得调,直接就装弹射击。此时在山地上方的移动分队又成了射击观察员,通过旗语不断地向下报告弹着点的位置,使得下方的射击精度越来越高。
“轰——”
数百斤的石块一个接一个被抛进张卫的军营。在巨大的动能面前,一切防御都成了摆设。唯一能够幸免的办法就是祈祷自己别堵在它的前进路线上。幸好这种巨型投石器运输不便,组装后也无法移动,因此荆州军此行只带了一架,否则对面这会儿早就千疮百孔了。
饶是如此,这巨大的冲击力也让汉中军官兵无比绝望。他们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冲上去和敌人搅在一起,要么继续后撤避开敌人的远程打击。
“撤!”
张卫果断地下达了命令。面对这种降维打击,他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副将杨任有些憋屈,仗打到现在自己这边可连一次像样的进攻都没有,就这么灰溜溜地弃营逃走么?
憋屈归憋屈,但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幸亏敌军投石的频率不高,部队还可以趁着间隙分批脱离战场。若赖着不走就都成了人家的活靶子,非让人吃干抹净不可。
汉中军从后队开始一批批离开营寨,朝战场后方三十里的白水关撤退。依托城关改攻为守或许还有转机,这是张卫此刻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案了。
于是张卫驻扎了一个月的大营在未与敌军真正意义上有过接触的情况下更换了主人。张卫啥也没带走,就盼着能把部队带回去,尽可能多的保存有生力量。汉中军的士兵们在长官的催促下马不停蹄,一路跑进白水关才可以休息。
首战告捷的荆州军也并不轻松。接管了营寨后,支援军用最快的速度开始修缮。公子封甚至脱了衣甲赤膊上阵,跟士兵一起动手。回收投石的,修补寨墙的,疏通道路的,整个支援军在主将的带动下铆足了劲工作。这不是刘封在作秀,而是他很清楚必须赶在天黑之前把大营修缮妥当,否则谁也不敢保证敌人会不会趁夜跑来偷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汉阙三国梦》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汉阙三国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阙三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