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到船体最前端距离自然是六十米,留点冗余,王舞就按照六十五米的尺寸,以后,五行光盾常态激活,就会展开半径六十五米的球型防护空间。
而有了这个范围限制,王舞塑造新的后掠机翼,就不能按照喜好和想象随意的胡来,得必须按照精确的数据设计。
最后,青蛇号新的机翼,就比她之前设想的小了一截,后掠角度,水平向后偏转30度,贴和船身的内侧机翼宽20米,机翼最外侧宽10米,整体形状是个斜边梯形,机翼的迎风斜边,长度五十米,双翼最大翼展100米,和青蛇号长度接近。
比起最初的设计,进气面积小了,升力面积小了,但没关系,王舞索性决定多加一对副翼。
之前船底的副翼,被她向后挪动,加长,加大,加宽,变成一个直角梯形样式,靠近船身的内侧宽15米,最外侧宽5米,迎风一侧是斜边,朝前,直角边是喷气边,长25米,靠后。
这一对副翼是安装在青蛇号船底,靠后中线的位置,两扇机翼的内侧边可以说是彼此紧密贴合,负责喷气的直角后边位置,是和尾舱门平行的。
船底副翼,王舞并没有向船身中部的后掠翼那样进行水平安装,而是朝下方偏转了22.5度。
除了这一对原有的副翼,王舞又在青蛇号尾舱,顶部两侧,又加装了一对副翼,尺寸和船底副翼相同,安装在尾舱顶部的内侧机翼宽15米,最外侧机翼宽度5米,同样的直角梯形,斜边迎风边,直角喷气边,长25米。
直角喷气边依然和尾舱门平行,这对船顶副翼,同样没有水平对置,而是向上偏转了45度。
因为船顶副翼是安装在尾舱顶部两侧,间距十米,而船底副翼是安装在船底中线,间距零米,但因为偏转角度不同,上下两对副翼的翼展是完全相同的,都是45米。
从背后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有些奇怪的X翼。
从五行光盾的展开中心,到船身中部的水平后掠翼最外侧边缘的后角,距离是61米,完全满足设计需求,而新增的两对副翼,也完全弥补了新设计缩减的进气面积。
船顶和船底两对副翼,都是直角梯形设计,斜边迎风面,长度是27米,因为所有机翼厚度都是一样的2米,中间留出来的进气口也是同规格的1米,那么,新设计的进气面积就是。
主机翼,船身中部水平后掠翼,进气面积100平米,副机翼,下偏转船底尾翼,进气面积54平米,副机翼,上偏转船顶尾翼,进气面积54平米。
总进气面积208平米,远超之前两个版本的设计需求,同时,三对机翼分别安装在青蛇号的顶部,中部,底部,能够更充分的利用高速飞行时,船体全角度的风阻,而且彼此互不影响。
青蛇号的改造难点,主要就是在塑形上,所以当王舞搞定了这方面后,接下来需要的的安装工作,就没什么难度了。
冲压发动机结构简单,不需要任何动力,前端进气道结构增压,中间升温室热能增压,尾端拉瓦尔管,再一次结构增压,然后将高温高压的空气喷射出去。
而王舞的加热方式,都是太阳金晶集中导热,将这个法宝等级的灵材,算是利用的明明白白。
所有机翼都是一体式的进气口,一体式的进气道,一体式的升温室,至于最后的尾喷管,这就不能一体式了。
虽然从外侧看上去,三对机翼的喷气边也是一体的,但内部其实是密集安装的外方内圆形态的喷气管道。
每个喷气管道都是一米尺寸,按照机翼的喷气边长度无间隔安装,这种设计,不光是为了尾喷管的拉瓦尔结构增压方便,同时也方便白晶控制,开合启停任意一个喷管,用来调整输出功率,和控制船体转向。
迎风斜边的进气口则永不关闭,个别喷气口被关闭后,多余的进气量自然会涌入没关闭的喷气管道内,让青蛇号可以实现高机动转向。
考虑到高速飞行中急速变向对机翼的负荷,即便是有珊瑚银连接船体,整体分担压力,但王舞还是在机翼上全部又增加了一层一公分厚的乌金。
强化阵和固化阵搭配炼制,用来提高机翼的整体强度,同时,为了防止有奇怪的的东西进入冲压发动机内部,王舞还用一毫米直径的乌金细棍,在机翼进气口内,五十公分的位置,左右倾斜45度交错安装,彼此间距一公分,搭建了密集的防护网。
防护网的容许通过尺寸是一公分的正方形,对物体的拦截率非常高,同时,也不影响高速空气的进入,甚至可以算是又一道结构增压。
全部安装完毕后,新设计的冲压动力总体增幅,是第一台冲压发动机的66倍,换算成等比效率,就是青蛇号时速2540公里时,动力增幅310%。
再换算成速度增幅,基本就是翻倍,变成5100公里,这还是没考虑到,冲压动力会随着速度上涨而能效大幅提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修仙:我能改变概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修仙:我能改变概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