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小队原地待命,4Z小队分成两半,分别向地缝两边探索长度,王舞平静的说道。
这就是提前编号的用处,无论是她给白晶发布命令,还是白晶给她反馈,都会清晰明了。
下方的4Z人形一分为二,开始向前后两边开始移动,这里的深度,地形非常狭窄,也就白晶控制力比较离谱,才敢在这里飞行。
很快,自动人形同样来到了无法继续通行的位置,虽然依旧有缝隙延伸,但宽度不足半米。
十二公里。
不算长,但也不短,好处是没有危险,坏处嘛,可能需要挖掘的范围比较大,也比较深。
王舞是从万米高空降落下来的,随着高度下降,概率数据的上升幅度,她自然能判断出距离资源所在位置有多远。
同时,地底资源都是类似矿带,不可能存在什么东西打包好放在一个地方等她拿,还不得在一个相当的大的范围进行开采。
否则,她为啥要造那么多基础人形。
安全没问题,王舞自然让白晶开始工作,从青蛇号所在的位置正下方开始挖吧,目标深度十公里,也就是还要挖深七公里,为了方便上下运输,通道还必须同时容纳两名自动人形上下飞行,考虑到蝶翼的尺寸,至少也要3*3米这么大才行呢。
嗯,面积9平米,长度7000米的通道,体积就是立方米,岩石密度一立方米大概2.5吨,也就是需要挖吨岩石。
一台4Z自重100公斤,低级蝶翼50公斤,携带量100公斤,也就是0.1吨,需要次才能运完,但她有1000台4Z,只需要1575次即可。
嘿嘿,我真是机智,王舞得意的笑道。
四万台4W,挨个领取冲击钻和震荡锤后就跳出青蛇号,它们虽然没装备蝶翼,但个个身形灵活,沿着地缝崎岖的岩壁就攀爬了下去。
嗯,手掌覆盖皮肤后好看了,但是不耐磨了,王舞一边观察一遍思索,加副手套吧。
用纤薄的珊瑚银,不到一毫的程度,即轻巧灵便,又能和体内的珊瑚银进行活化连接,不容易破损。
上面绘制一套减震阵法,在刻化一些螺纹防滑,指尖可以尖锐一些,遇见岩石墙壁也能更好借力。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副珊瑚银手套,非常容易,王舞都不需要做样品,直接就开始打造对应的自动生产法器。
自动生产法器花了王舞三天时间,而一双手套只需要三十秒就可以制造完成,每天出产2880双,她又调整自动组装法器,每天给2880个自动人形换装。
嗯,手套是通用版本,简单一些吧。
四万个4W型号用了两周换装完毕,它们是也第一批,需要人家工作嘛。
即便是最基础的4W,也都拥有8000公斤的动力,单纯论身体力量,比内气境巅峰还强些,四万个4W,那工作效率真是嗷嗷快。
可惜,因为地形的限制,它们无法在一个位置向下挖掘,只好沿着地缝两边一起扩散开挖,并开始扩大地缝的宽度。
十二公里也不过一万两千米,一米站一个也才个4W,所以,至少要把底部宽度扩展到五米吧,才能同时容纳四万台4W一起工作。
王舞之前还是想的天真了,挖掘地下十公里的资源,打个地洞通道下去就行?那是修士的做法,自动人形做不到。
额,这样的话,1000台4Z不够啊,王舞想了想,又启动生产法器,决定再制造2000台。
人数过百,成群结队。
人数过千,密密麻麻。
人数过万,漫山遍野。
此刻,一共有四万三千台,在这长达十二公里的地缝里7*24小时的工作,每分每秒,地缝都在变宽变深。
王舞不知道这里到底有什么材料,也不需要知道,她给白晶设定的是排除法,随便从地缝里找块岩石当样品,让白晶识别颜色,强度,质地,然后,同类材料直接抛弃,不同类的带回青蛇号。
带回来的其他各种石头,土块,砂子等各种样品,王舞再一一让白晶记住排除就是,这样,白晶的筛选率就越来越高。
地缝的宽度变为五米后,4W们开始全部变为向下挖掘,这里的地面是岩石混合土壤,比海渊那里轻松许多。
就是这个地形需要时刻不停的向上搬运大量土石,否则随便挖挖,就会把4W自己给埋了。
三千台4Z忙上忙下,虽然设计是战斗,但搬运也是它们的本职工作,为了方便运输,王舞还打造了很多小箱子。
一立方米的珊瑚银,密度是水的十倍,重量是十吨,也就是公斤。
把这个立方体分成一百层,也就是一百块,一米见方,厚度一公分的标准珊瑚银板,单块重量100公斤。
把这个标准珊瑚银板再分成十层,一米见方,厚度一毫米的珊瑚银片,单片重量10公斤。
将这种珊瑚银片横竖平分,得到四片0.5米见方,厚度一毫米的铁片,单片重量2.5公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修仙:我能改变概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修仙:我能改变概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