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说道:“多谢大王!”
赵政说道:“在赵国政务颇为繁杂,只能劳烦仲父处理一二了!”
吕不韦说道:“臣定然不辱使命!”
赵政说道:“大秦已经灭赵国,寡人还不知如何治理赵地,仲父以为当如何?”
吕不韦说道:“左传记载,鲁昭公六年,郑国人将刑法条文刻在鼎上,出现了严密的成文法。听闻此事后,晋国的书像给郑国的执政资产写了一封信,里面说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接着,叔向预言道:“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
“子产死后,游吉、驷歂都无力扭转国家日益衰落的局面,郑国最终被韩国吞并。”
秦王政说道:“我大秦法律完备,涉及民众的种种情况,也就是必多制,也就是有亡国之忧!好似郑国?”
吕不韦说道:“法令严密,是衰世之症,也是亡国的开始……大王若是灭亡六国后,想要大秦的大秦的天下稳定,定然不能法令严密。这个管,那个管,管的越多,民众越是厌恶!”
“法行则人从法,法败则法从人。在太平之时,法治安稳运行,人人皆遵从,此所谓“人从法”。而在衰世之时,法令愈加严密,被酷吏用来当作压迫百姓的手段,此所谓“法从人”。”
“在衰世,酷吏与奸民都懂得公报私仇的手段,利用法律条例来压榨百姓,造成社会割裂,国家混乱。衰史之下的官员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从来都是“加强监管力度”。而要加强监管,就得赋予官员更多的权力,手握重权的官员在面对繁多的法令时,就会选择性执法,使得事态更加恶化。用人治取代了法制,使衰世转向乱世。故曰:国将亡,必多制。”
赵政说道:“这些《左传》上有吗?寡人要去看书?”
对于吕不韦的言语,他有些怀疑。
不会又是鲁迅名言。
可事实上,鲁迅没有说过这些,只是杜撰而已。
回到帐篷当中,赵政打开《左传》,仔细翻阅着,果然找到相关的内容。
《左传》,昭公六年,明确有记载。
这一切,不是吕不韦瞎掰。
秦国的兴亡,尽数在《左传》当中。
“可惜了……”
赵政微微叹息。
历史上,那位始皇帝一定是学渣,一定没有仔细阅读《左传》,不然秦国也不会二世而亡。
……
PS:码字当中。第二更晚一点。
喜欢始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始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