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赵政叮嘱道。
吕不韦说道:“臣知之!”
作为丞相,他是很忙碌的。
只是再为忙碌,其他事情可以退给下属和门客,可这件事情却是无法推给其他人。
……
在秦国遭遇旱灾,水灾,饥荒不断的时刻,赵国却是连年的丰收。
最近三年的时刻,似乎换了大王,又好似天道的眷顾,赵国连续丰收。
民众收获粮食后,一部分上交给朝廷,一部分留给自己,消耗掉一部分口粮之后,还能结余很多。
有了结余的粮食,赵国民众的生活好了很多。
王宫当中,赵偃批阅奏折。
当了大王之后,赵偃颇为勤政,处理各种公务井井有条。
又是整顿吏治,对于贪墨的官员打击严重,赵国懈怠的官员也是紧张起来,不敢贪污。这几年,赵国的国库存粮增加起来,民众的粮食也是增加起来,可谓是民众安乐。开始的时刻,民众和大臣对于这位大王皆是有怀疑之心。
可到了现在,却是心悦诚服。
这位大王是贤明的君王,唯一不好的之处,就是重用郭开。
郭开,小人而已。
批阅完奏折,赵偃松了一口气。放下竹简,开始翻阅书籍。
这是纸张制作而成。
这本书籍,名为大秦月报。
大秦月报,每月发行一次,上面记载着秦国的一些事情,还有六国的事情,上面的文字用秦国的文字。
虽然秦国文字与赵国文字不同,可大致却是相似的。
赵偃阅读上面的文字,没有太多的文字障碍。
每月的时刻,赵偃都要定期翻阅上面,用来获得秦国的一些消息。
这本书册大约是二十多页,长度为两尺,宽度为一尺,上面记载着一些消息,秦国遭遇关中遭遇旱灾,秦王行走赈灾;某某官员有贪墨不法行为,于是被秦王严惩斩杀;还有修建某某河渠,吸收多少灾民;还有朝廷借贷钱财,给灾民渡过难关。
又是写着,秦国的粮价在上涨,已经上涨到百钱。
又是写着,魏王忌贤妒能,信陵君饮酒做乐,防止被魏王猜忌;魏王与阳泉君有男男之爱,难上加难;
又是写着,韩非到秦国,见到秦王献计为八奸。秦王拒接了,说相信仲父,相信母亲,相信亲族,大秦才能强盛,并将韩非驱除出秦国。
又是写着,赵国重用郭开,郭开相当于纣王的费仲和尤浑,齐桓公手下的易牙,夫差手下的伯嚭,赵国任用这样的臣子,必然灭国亡社稷。
又是写着,齐国正在玩蹴鞠,齐王建一代贤明的君王,无为而治,轻徭薄税,百姓赋税低,民众生活水平高,民众进入小康社会。
接着,又是讲述十大名臣排行榜。
在这里重点写伍子胥。
写着伍子胥劝诫君王,却是被君王处死,写的极为惨烈,看着令人心神哀伤。
最后的文章,名为《大一统》。
昔日的时刻,黄帝灭杀蚩尤,百姓安乐,民众再无战争;华夏实现第一次大一统,
大禹治理水灾,民众臣服,这是华夏第二次大一统;
商汤灭夏桀,天下再次无战争,民众安乐,这是华夏第三次大一统。
周武王灭纣王,天下归于一,这是华夏第四次大一统。
可到了周平王东迁以来,民众混乱不断,天下战争不断,纷争不断,春秋无义战,战国无正义,而今秦王顺应天命,就好似黄帝要伐蚩尤,是为了终结战争,为了大一统而战。
这是第五次大一统。
秦王统一天下,将减低各地的民众赋税,减少口赋,算赋,民众可轻徭薄役,民众可存储较多的粮食,藏富于民,这是兼爱;
统一天下后,天下再无战争,再也不打仗了,这是非攻;
统一后,将用考试选拔人才,只要考核过关,皆是可当秦吏,可成为王侯将相,这是尚贤。
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勇、诚、恕、忠、孝、悌。
可大秦在实行义务教育,这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可谓是大仁义;秦国以铁皮制造罐头,就连老人也可吃上肉食,这是孝悌;秦吏廉洁守法,不是自己的东西决不拿,这是忠诚。
在文章的最后写着,六国君王还是快点投降吧。
早点投降,早点天下和平,民众不用打仗,也可减低徭役,大家又是可以奔向美好的生活。若是六国君王早点投降,灭国而不绝祀,给予二王三恪的待遇;若是投降的迟了……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赵偃愤怒的叫着,眼中闪过愤怒,愤怒的拍打着桌子。
“我为嬴姓赵氏,岂能丢掉祖宗社稷……”
秦国发明纸张后,书籍就是变得廉价起来。
昔日一书难求,可到了现在,却是变得廉价而容易获得。
很多底层的士人欢呼。
廉价的书籍,减低了读书的门槛。
不只是如此,在洛阳还创立了月报,每个月皆是发一个册子,上面写着六国的内容,写着秦王的生活,写着各国君王的情况,最后更是写着秦统一天下后,会有多少多少的好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始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始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