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几页之后唐晓蓉有些失望,这本《临江城古文词典》并不是一本字典,或者说它并不仅仅是一本字典。
虽然它也有详细的古文解析,但是这些只占它篇幅的很小一部分,它更多的是在介绍每种古文的历史由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了一遍目录唐晓蓉才知道原来临江城历史上竟然有这么多种文字,这是她一个学渣所无法想象的。
“这……”,唐晓蓉考虑着要不要继续看下去,“反正也无事可做,就当打发时间吧”,她硬着头皮翻开了第一页。
前言
临江城,自古即是纷争不断之地,一条临江水,百年亡魂情,临江之伟大在于他孕育了伟大的生灵,伟大的文明,从奔波迁徙的人们来到临江的那时起,这里就很自然的成了他们理想的家。
依江而生,依江而活成了每个临江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临江之恶由此而来,滚滚江水阻碍了人们的交流,由此产生了陌生,陌生带来了误解,误解衍生出挑衅,挑衅演化成战争,战争催生了杀戮,最后杀戮留下了仇恨。
几百年来,风云变幻,王朝更迭,临江沿岸的文明经过一次次血的侵袭,最终已经所剩无几。
这本书只是试图在这被揉碎的残渣中找出一点点可用之物,哪怕是微不足道,也算是聊以**了……
作者:无名氏
时间:……
地点:……
看完这篇简短的前言,唐晓蓉有些懵逼,这哪里像是一本工具书的前言啊,倒像是一本小说,一本历史小说。
“这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吗?”,唐晓蓉合上了这本厚厚的词典,她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尤其是临江城的历史。
唐晓蓉想起了自己上学的时候,面对历史课本上一场又一场战争,一个又一个日期时的晕头转向,那个时候她就在心里抱怨临江城自古以来这无休止的战争。
“原来这一切都是临江的错”,唐晓蓉突然觉得很好笑,人们总是在逃避自己的错误,无法逃避就会搬出各种各样的借口,然后找一些无辜的人来背锅。
面对几百年来的战争和杀戮,人们不去正视自己的贪婪和邪恶,而把这一切归咎于临江,归咎于生他养他的这条河流,这是多么荒谬的一个观点啊!
一条江水就能阻断人们的交流吗?现在这个时代,跨海都可以互通,区区一条临江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真正阻碍人们交流的不是这条看得见的临江,而是人们心中那条看不见的偏见之河。
有了这样的观点,唐晓蓉不想再细细的研读这本不伦不类的书了,她决定直击重点。
那本古书中的文字长什么样子,她隐约还记得,“在这本词典里找到一样的字,这应该不难吧”,说干就干,唐晓蓉再一次翻开了那本词典。
唐晓蓉又一次高估了自己对书的掌控力,即便只是对号入座,在翻了大概三百来页的时候她就有点昏昏入睡了,庆幸的是就在上下眼皮即将合上之时一行古怪的文字跳入了她的眼帘。
“这个很像啊!”,唐晓蓉立马清醒了过来,仔细的把那一行文字检查了一遍之后她可以确定了,这和那古书里的文字是一样的。
唐晓蓉赶忙往前翻,很快她就找到了这种文字的来由。
黎漯文,古时屠门山一带流传的一种文字,相传为临江第三朝帝王武闻黎漯所创,三朝灭亡之后,四朝帝王苏阿那焚书灭迹,前三朝的历史几乎荡然无存,所以在今天只能找到这种文字的些许字迹,至于它的意思已无人可以知晓。
唐晓蓉有点小奔溃,费了这么大劲,结果就换来一个无人知晓,“什么鬼东西!”,那本词典被她使劲的甩到了一边。
虽然是一无所获,但是唐晓蓉还是记住了三个地方,“三朝帝王武闻黎漯”、“四朝帝王苏阿那”还有一个地名——“屠门山”
凭借自己那一点点微薄的历史和地理知识,想要了解这三个地方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好在这个时代有网络这个东西。
一番搜索之后唐晓蓉大致了解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临江城古时有十个王朝,它们都是在南北城之间的战火纷飞中建立起来的,这其中北城人依靠地势和经济的优势对南城一直处于压制的地位,所以这十个王朝中有九个都是北城人建立的王朝,而唯一的一个例外就是第三个王朝——黎漯王朝,而它的创始人就是南城人语文黎漯。
正如那词典中所说,前三个王朝的历史已经被第四个王朝——阿那王朝毁灭殆尽,所以关于黎漯王朝是怎样建立的?南城人是怎么击败北城人的?它又是怎样毁灭的?这些通通已经没人知道了。
第四朝的帝王苏阿那,历史上将他标榜为一代圣君,由他开创的阿那王朝历时最长,社会最为安定,国力也最为强盛,最重要的是在他的统治下南北城空前的团结和睦,直到今天他所建造的晟睿宫还保存完好,成了北城的着名的景点和城市标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江城记之灭门》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临江城记之灭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临江城记之灭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