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识了大明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后,绍仁天皇对于朱慈烺的要求自然是满口答应,随后火速办理。
当天,黄得功率领右卫营接管了京都城防、治安。
当然了,接管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有一些人没事找不痛快,对于这些人,朱慈烺自然不会心慈手软,就是一个字,杀!
于是,在右卫营接管京都过程中,对反抗的、不乐意的和抗议的人进行了连带斩杀。
当天便杀了几千人。
不得不说,倭寇就是贱骨头。
右卫营杀了几千人以后,接管京都变得十分顺利。
接管京都以后,绍仁天皇立刻下达诏令。
与此同时,朱慈烺的军令也传达到了江户冉静淳的手中。
内容很简单,驻扎在江户的亲卫营三万人马,分成三队人马,对倭寇境内的大大小小大名开始接管。
但凡有一丁点抵抗的,整个大名灭族!
对于朱慈烺的命令,冉静淳自然是严格落实的。
冉静淳接令后,迅速整顿兵马,将三万亲卫营分成三支精锐之师,宛如三把利刃直插向日本各地大名的领地。
每至一处,便先令通译宣读绍仁天皇的诏令,阐明大明之威严与此次接管之意。
那些心存侥幸或妄图抵抗的大名,在亲卫营的强大攻势下,纷纷土崩瓦解。
亲卫营纪律严明,作战勇猛,所过之处,若遇抵抗,便毫不留情地执行灭族之令,一时间,倭寇境内硝烟四起,各大家族人人自危。
不过,亲卫营凭借着以武服人,很顺利的接管着倭寇各个大明的势力范围。
同时,将各个大名手中的军队送到岭北行省种土豆,或者送去见了天照大神。
总之,接管很顺利。
一个月后,亲卫营三支人马,基本上接管了倭寇全境。
因为刚刚接管,需要派兵驻守,三万多驻守整个倭寇全境,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于是,在此期间,亲卫营剩余九万人马陆续抵达倭寇。
随着大明在倭寇的驻军越来越多,大明对于倭寇的掌控也越来越稳固。
当然了,大明在倭寇驻军的一切开支由倭寇承担,这很合理吧!
随着大明对倭寇的掌控稳固之后,朱慈烺又下令从大明科学院地质学院派了很多学生过来。
这些学生来,自然是在倭寇这勘探各种资源,尤其是银矿,倭寇盛产白银。
找到银矿之后,就从广安自治行省、汉江两省安排劳工过来开采,同时允许这些劳工携带家属子女定居倭寇。
至于倭寇,朱慈烺有计划的,逐步送到岭北行种土豆。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而在京都,绍仁天皇则在皇宫中战战兢兢,为表忠心,他不仅每日派人向朱慈烺问安,还将皇室所藏的珍宝古玩纷纷献出,期望能保住自己那岌岌可危的地位。
对于绍仁天皇所送的礼物,朱慈烺自然是照单全收。
但是,朱慈烺并不会因为收了绍仁天皇的礼物而就放过他。
等到绍仁天皇没有任何利益的时候,便是整个倭寇皇族团灭之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统治逐渐在日本稳固下来。
解决完倭寇各地的大名之后,朱慈烺立刻让绍仁天皇下达了第二道诏令,那就是所有倭寇必须说大明官话。
并且限期一个月学会。
一个月学不会的也简单,直接去岭北行省修路就行。
此诏令一出,在倭寇全境又掀起了一波抗议浪潮。
不过无所谓,十二万亲卫营将士随时待命。
抗议的越多越好,抗议的越多,杀的就越多。
朱慈烺并不心疼,毕竟倭寇人数还是蛮多的。
所以,一波又一波的抗议在铁血镇压之下,根本兴不起任何气候。
这一波抗议,亲卫营又斩杀了数十万倭寇。
一个月后,倭寇全境又有近百万人没有学会大明官话,这些人无疑将会被分批通过库页岛送往岭北行省修路。
就这样,倭寇,这个曾经肆虐大明沿海的国度,如今在大明的铁蹄与智慧之下,正缓缓地走向一个全新的、被大明所主导的时代……
…………
在朱慈烺蹂躏倭寇的旗舰,大明东洋水师第二舰队满装交付给郑芝龙。
郑芝龙还没有来得及高兴,返程的海外贸易公司船队便带来了一个消息。
一支由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吉利、法兰西、奥匈帝国等国家组成的近百艘战舰编队,正在从西方利用风帆和洋流向大明而来。
对于这个消息,郑芝龙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派人传报给朱慈烺。
对于这个消息,朱慈烺并不意外。
因为无论是自己带人拿下安南、暹罗、朝鲜、琉球、日本等地方,还是自己成立的大明海外贸易公司,都大大的侵犯了西方这些国家的利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为了利益,这些西方强盗肯定不可能善罢甘休。
但是,此时的大明可不是晚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