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跟农场的婶子们关系不错,也算是有了群众基础。”
“谁家都有几门城里故旧、乡下亲戚,不管是用老粗布绣的主席诗词,还是细棉布绣的花花草草,都能行得通。”
“这样她们不用花费太多,现在打出名头,秋收过后婚嫁就多了起来,到时候估计有的忙。”
“等她们攒多了零碎布头,和会织布的婶子们处好关系,接下来就是你们那边的事情了。”
“我们?”赵清欢纳闷儿道:“申城吗?那边有能拿到布料的纺织厂吗?”
“节约领啊,布票不多,零碎布头和老粗布是不要票的,她们会刺绣,配色、合缝完全不虚,再往上面绣个字,做出来的节约领肯定好看。”
叶容蓁捂嘴轻笑,“就算是干部,每天想体面出门也不容易。”
“一块钱两到三件,套在夏衫里面、毛衣里面能穿好几个月,省下来的布料还能给媳妇儿孩子做件衣服。”
“农场的副业发展起来了,攒钱买辆拖拉机,比她们下地干活儿效率高,谁会不愿意?”
是啊,谁会不愿意?
有大男子主义的人看到主席诗词,说不出什么闲话,农场有个真的可以变成现实的拖拉机在前面吊着,也没有阻止的理由。
她这不光替农场知青打通了前路,还清除了后顾之忧!
无论是言论上的、各个环节的,还是模仿抄袭上的。
这个副业发展起来,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参与。
赵清欢看她像看财神,想伸手摸一摸财神姐。
她以为这就是容蓁指的路,没想到不止如此。
叶容蓁看着身侧的山林,轻描淡写讲出不远后的未来:
“明年挂锄的时候,农场的队伍差不多组织起来了,大家的刺绣水平也都摆在明面上,可以去和纺织厂沟通合作的事。”
“公社的纺织厂放在集县不显眼,放在通市更是普普通通,想要更进一步,不会错过这种合作。”
“而刺绣水平高、天赋好的人也没必要和其他人抢饭吃……”
真正有天赋且刺绣水平高的人,应该不会愿意从早到晚在低水平的刺绣中忙碌,收入不高,也不利于提升她们的水平。
和纺织厂合作,双方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在集县甚至通市打出名头。
叶容蓁更希望那边出现技艺高超的天才,这样能挣点外汇。
该说不说,她想去外面看看了。
这边的百货大楼东西不多,也没什么新奇,逛上几次就没了新鲜劲儿。
友谊商店有趣的东西不少,不过上新很慢,看得多了也觉得腻歪。
她想出去逛逛街,哪怕是港城也行。
至于偷偷溜出国?
有了能够隐形的引擎和螺旋桨,可以做到这点,但没必要。
买到的东西不能光明正大使用,逛街的乐趣少了九成。
签到所得和三三帮忙购买的那些也是在偷偷用,模样、舒适度还更好。
大多数都合心意,转换思路,将其当作“各品牌”送来的新款,比为了买东西溜出国更惬意。
叶容蓁有比等她们绣出名堂更合适的东西——用乌拉草织成的布。
这种产品更适合打开某种家庭的大门。
故事感、科技感、新奇感甚至舒适度直接拉满,硬往延年益寿方面讲,也能扯得上、讲得通。
格外符合那些人的胃口。
只是这些东西是为了西南那边的战士,战士们还没人手三五件换着穿,社员同样没用上,哪里有多余的卖出去?
出口乌拉草鞋垫儿、各式包包、摆件倒是可行,不过要看目前的乌拉草是否能满足国内需求。
以国内为主,有多余的再考虑其他。
赵清欢不知道眨眼功夫,她就想了远,听着前面的规划,感觉就像听到自己的养猪事业正在起飞一样,激动地心脏砰砰跳,差点儿拿不稳钢笔。
深吸口气,熟捻压下情绪,接着中断的地方继续记录。
停笔后,快速回忆刚才的对话,同时浏览纸上内容,确定没有遗漏重点,抽出新一页草纸重新组织语言。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整理出这次“讨论”的内容。
四页纸,将近两千字。
效率比宁胜男高,比起李向歌又红又专的关切,描述又亲近很多。
叶容蓁还挺乐意看她们的记录,不到五分钟时间浏览一遍,指出一些细节问题,在她调整结束,想了想,又补充一点。
“我已经知道婶子们的事,目前能通过多喝温开水、用温水清洁身体缓解症状。”
“秋收前较为忙碌,无法亲自去农场看病。”
“稍后和刘老爷子及学生沟通去农场的医学实践,你们收到信没几天,他们就能到……”
赵清欢唰唰记录,写完连带之前的一起,往信纸上誊写。
叶容蓁回去提了壶茶。
没一会儿又端了盆水,上面放着条专门给她们准备的毛巾。
赵清欢挥汗如雨,埋头苦写,待到金色笔尖淌出最后一行蓝色字体,倏地松了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书七零:炮灰女配带飞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书七零:炮灰女配带飞签到系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