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小齐,回来了啊。”
唐师傅背着手,佝偻着背,慢慢悠悠踱步到了两人身边,眼神复杂的看向展柜里的高足杯。
这次似乎是对唐师傅打击不小,整个人比年前颓丧了好多,看着也老了好多。
“唐师傅,刚想给你送进去呢。”
齐鸣提了提手上的东西,道了声“新年快乐。”
这次唐师傅的脸上露出了丝笑意,伸手拍了拍他肩膀,随后拿出烟。
“有心了,啧啧,还是大九重,好烟呐。”
说着他拆开了烟,取出一根点上,烟盒朝齐鸣递过去,示意齐鸣自己拿。
齐鸣笑着摆摆手“我不抽烟。”
唐师傅点点头“不抽好,我是几十年老烟枪,戒不掉了。这杯子你也看到了,说说看,有什么看法。”
齐鸣定睛瞧去,心念一动,望气术发动。
他愣了愣,甚至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那只杯子上一股缥缈青气悠长无比,根据推算年份是到元了,而紫气却稀薄无比,比他那只道光的碗还稀,也就和他第一次得到的袁大头相当。
当初那个袁大头就卖了6万,那这杯子岂不是也差不多价值?虽然被他称作贵气的紫气并不完全代表市场价值,但差距并不是特别离谱。
这就意味着,这杯子也就在4万到15万之间,这市场价值完全配不上它的年代。
半晌,齐鸣疑惑道“唐师傅,元青花我没见过,但在这待了几天,陶瓷也没少看,光看外表这应该是件老物件,不过似乎又有点突兀,有种越看越不对劲的感觉。”
唐师傅侧头隔着香烟飘起的雾气眯眼打量了齐鸣片刻“老杨说你小子天赋异常,还真没说错。我当初要是带上你,没准还真能跳过这坑。”
林轩也在边上道“唐师傅,我看过不少元青花。但要不是你告诉我这是假的,我真就觉得这是件真品,您就给我俩说说这问题出在哪儿呗。”
唐师傅一手夹着烟,一手轻抚玻璃展柜,随后他掏出把钥匙把玻璃柜打开,拿出了这只高足杯。
“也好,就拿它给你们上一课。”说着唐师傅夹着杯身倒转过来对着齐鸣和林轩。
“鉴定瓷器先看款。但是在瓷器打款,尤其是官窑打款其实是在永乐年间才形成,所以这件元青花,无款才是合理。”
“再次,你看这胎底的颜色是不是发黄,而且触感粗糙发涩?”
齐鸣和林轩都伸手摸了摸,确实和唐师傅说的一样。
“元青花的用料分两个时期,以万历年作为分界。万历之前用的是麻仓土,烧出的效果就是这样子的。万历之后用的是高岭土,效果比这个细腻颜色也偏青白。所以这件元青花的瓷土也没问题。”
“然后,元青花之所以称之为元青花,最重要的就是釉料。真正的元青花必须用波斯产的青花钴料,俗称苏麻离青。而苏麻离青烧出的釉面色泽也和这杯子一样,我甚至刮下了粉末送去了实验室,检验结果也是没问题的。”
林轩更不懂了插嘴道“工艺,用料,年代都一致,那不是说这杯子就是元青花嘛。”
唐师傅叹了口气“我也是这么想的。直到我过年去一个老友家拜访,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杯子,我这才确定这是假的!”
“一模一样!”
齐鸣和林轩近乎异口同声。
“嗯,器形一样,图案一样,细节处略有差异,但几乎一致了。”
瓷器烧制有它的偶然性唯一性,古时候可没有那么准确的温控技术。由于每次炉温湿度等的不同,每次成品的形状颜色都会有所不同。
别说一样的瓷器,就是类似的瓷器,至今为止都不曾发现。
古人们管这种不同叫妙韵天成。也正是这种唯一性造就了瓷器独特的艺术性及经济价值。
“看到那件近乎相同的高足杯后,我就把我这件东西送去了中科院的实验室,用了最先进的热释光年测法,总算是确定了,这就是件近代的仿品。”
“只不过造假者也确实是动了心思的。他们找来了元朝的瓷土,找来了那个年代的苏麻离青料,还复刻了烧制工艺,烧出了这件足以以假乱真的元青花。”
唐师傅叹了口气,把高足杯重新放回了展柜,锁上。
“我17岁入行,到今天快50年了。年轻时也会打眼交学费,但这10年,已经没什么东西能让我走眼。我也自信瓷器圈子里,我已经是一骑绝尘。可不想临到老还是被骗子教做人了。”
齐鸣忍不住揽住老人肩膀“唐师傅,别这么说,谁都有失手的时候,而且这骗子做到这程度,别说你,换谁都一样。”
唐师傅摇摇头“还是我太大意了。”
“小齐,小林记住一句话:善泅者死于水,善战者死于兵。本事再好,也不能自以为是,我但凡当时谨慎一些,去问问那些老友,可能就避过去了。我让老杨允许我把它摆在这,既是让我牢记这次失败,也是希望能给你们个教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鉴宝麒麟子:从捡漏东坡砚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鉴宝麒麟子:从捡漏东坡砚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